分享到:
刚刚参加了彭实戈院士与学子面对面活动,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于是提起笔来,试图记录一个普通学子最真实的感受。
听说彭院士要来,我们都很激动,想一睹学者风采,聆听大师的教导。活动现场相当火爆,整个阶梯教室人山人海,水泄不通,连过道上都站满了人,我和朋友费了好大的劲才挤到前门口,和很多同学一道站着聆听了彭院士与学子们的对话与交流。
彭院士来了!站在前门的同学自动让出一条路来。在主持人的简单介绍之后,彭院士走上了讲台。他亲切地向大家打招呼,温文尔雅的学者气息感染了现场的每一个人。他说,今天我们大家聚在一起,就是就同学们遇到的一些疑惑进行交流,这次活动不是讲座式的,而是互动式的,应该算得上是一场沙龙。大家要主动交流,这样才能产生新的想法。接下来,许多同学积极踊跃地就大学生活、人生道路、金融数学等方面的问题与彭院士进行了交流。对于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彭院士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认真仔细地进行了回答。在与同学们互动交流的过程当中,彭院士谈到了自己的童年趣事,谈到了自己对于数学的热爱,还谈到了中西教育的差别。其中,当被问到自己是如何面对学术研究中的问题时,他恳切而动情地说到,学术研究中肯定会碰到许多问题,今天我就碰到了一个问题。有问题才有新发现,我们要端正对待问题的态度,不能逃避,可能今天你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爬不过这座山,但只要你在努力,开动脑筋,你去做了这个过程,这本身就是一种收获。听完院士的话,我无奈而自责地看了一眼天花板,默默地问了自己一句:“有多少问题被我抛之脑后了?”当陈燕来老师讲到泰勒公式时,我在课堂上没有完全消化,课下就强迫自己记住了几个结论,现在根本记不清楚;当李长峰老师谈及西尔维斯特不等式的证明时,我当时弄明白了,现在连那个不等式都不能完整地写出来;当张德涛老师说马尔可夫链那一章不考时,我连看都不看,念及此处,惭愧不已!在真正的学者面前,我无地自容。
“人生充满了随机性。”彭院士在回答中反复提到过这句话。真不愧是概率论研究者,这样的表述十分贴切自然。是呀,我们永远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子。彭院士说,自己在青年时期曾经想做一个运动健将,没有想到会走向研究数学的道路,在接触数学的过程当中才逐渐发觉了自己的兴趣。作为学者,怀着一颗享受学术的心去研究,经过反复的尝试,不断地探索,收获了研究成果,实现了研究的价值。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面对大师,反观自身,顿觉一股说不出来的苦味从心底涌来。
曾经是那么强烈地想过,我要当一名学者,与知识为伴,在书香中度过自己的余生。而现在,我却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离学者的道路越来越远。低下头去,看了一眼放在自习室米黄色的课桌下的那双脚,我问我自己:“这双脚是你的吗?为什么走着别人的路?”内心太多牵绊,太多焦虑,怎能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
朋友说,我们都浮起来了,做不了学者了。那么,我的未来,在哪里呢?整天跟着“大部队”走,就是我最想要的?就是最安全的?要是那一天这所谓的“大部队”走散了,我的脚又该往哪里放呢?我心底的那些压在箱子底下喘不过气来的还没有成为“兴趣爱好”的“兴趣爱好”?我自己曾经无数次规划好的我想要的人生?
心急的我试图立即找到出路。这时,耳畔响起了彭院士的殷切教导,我又释然了。人生是随机非线性的,外物必然干扰,人生不可复制,我的未来永远掌握在我的手中,别人动不了,我能改变的只有我自己。
感谢彭院士,在最宝贵的青春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