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学术资讯 - 学者观点 - 正文

近日,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胡金焱团队研究成果《基金绿色组合管理能否赢得市场资金额外支持?——基金投资者的双重目标识别》在权威期刊《金融研究》2025年第10期发表。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金融结构优化与制度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2&ZD11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发展格局下金融结构优化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1AZD114)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引导金融机构开展绿色投融资,从而激发和扩大社会资金对节能、环保、新能源等领域的投入,一直以来都是绿色金融建设的重点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要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小微、数字经济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202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指出,引导金融机构将绿色低碳转型因素纳入资产组合管理考量。

本文基于我国主动型公募基金数据,研究了投资者在获取财务收益外,是否对环境收益有所追逐。结果表明,基金的财务绩效与环境绩效均对资金净流入有显著促进作用。拓展分析发现,绿色基金的投资者对环境绩效表现出更强的正向反应;财务绩效较低基金的投资者更加重视基金的环境表现,表明投资者对环境收益的追求和青睐。此外,持有绿色股票并未对基金的财务绩效产生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均追求绿色投资所带来的环境收益;规模较小、成立时间较短的基金的投资者,更重视基金投资组合所披露的环境绩效信息。本文研究对投资者引导、企业绿色信息披露以及基金运行管理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胡金焱,山东大学经济学博士,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后,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青岛大学党委书记。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山东省社会科学名家,山东省中青年突贡专家,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省金融高端人才。兼任教育部金融学专业国家教指委副主任,山东省社科联副主席,山东省经济领域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金融学年会常务理事,山东省财政学会会长,山东省金融学会副会长等。承担了多项国家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文 徐明宇

下一篇: 张弛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