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9月13日,山东大学经济学院第354期高级经济学讲座在中心校区逸夫信息楼类脑经济学研究中心举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王国成教授受邀主讲“数智时代社会科学研究转型的内驱动力与认知变革”。讲座由山东大学经济学院/类脑经济学研究中心李建标教授主持,研究中心成员及经济学院部分师生参与研讨。

王国成教授从当今社会认知对社科类和理工类学科的冲突点切入,试图探寻人文社科研究危机的内因根源,并提出了数智化能否以及如何助推社会科学转型这一问题。讲座指出了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研究问题提出、底层逻辑架构以及核心价值贡献的作用,肯定了问题导向型学术研究的价值,并结合数智技术与人文社科深度融合、虚实交融和共生共进的社会现实,以及发展重心由物质生产力向精神生产力的转变,指出了“人”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愈发突出的作用,突出强调了研究应该回归至“现实人”而不是“理性人”。在研究思路上,应从传统的“数据-理论-模型-实证”转向为“行为-演化-生成-涌现”,即要从发现“人”的现实行为入手,理解并刻画“人”的复杂性认知、临界决策等行动模式,并借助心理科学、类脑科学和人机协同等实现数智化源起端和终用端的协调相应和价值对齐。
王国成,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计算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国数量经济学杰出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荣退研究员;兼任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博弈论与实验经济学研究会理事长、全国经济复杂性跨学科研究会理事长。长期致力于科技与人文深度融合的基础原创性研究,在经、管、理、工跨大门类期刊上发表学术研究论文百余篇,主持多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提出的通宏洞微、经济复杂性微观行为分析建模和行为特质实验测评等学术创见和建树,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的好评和良好的社会反响。
文/李雪
图/任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