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经院新闻 - 正文

6BB53

10月29日,第十届齐鲁青年论坛经济学分论坛在中心校区知新楼B321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香港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爱丁堡大学、广西大学等海内外高校的青年学者参加论坛并作学术报告。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常务副院长石绍宾出席论坛并致辞,论坛由经济学院副院长张伟主持。

6AA42

石绍宾在致辞中对与会青年学者表示热烈欢迎,系统介绍了经济学院的发展历程与学科建设情况。他强调,学院始终坚持薛暮桥先生奠定的“思想与方法并重”的学科特色,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同时,他还介绍了学院师资队伍的发展现状,诚邀各位青年学者加入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共同推动学术创新与学院事业发展。

2F612

广西大学助理教授彭安兴作题为“中国货币政策价格之谜与供给侧效应——基于MIUP-DSGE模型”的报告,通过构建MIUP-DSGE模型进行分析,指出中国货币政策在调控总需求的同时表现出明显的供给侧倾向是形成“价格之谜”的主要原因。浙江大学博士生刘炳圻作题为“Bayesian Smoothed Quantile Regression”的报告,首先介绍了贝叶斯光滑分位数回归可解决的问题,并利用此方法对实际案例进行实证研究。北京大学博士生吴心泓作题为“Export Control and Import Diversion: How Chinese Firms Respond to the US Entity List”的报告,探讨了美国实体清单出口管制对中国企业的影响,指出被列入清单的中国企业在美国进口额显著下降,尤其在资本品和中间品领域受到明显限制。曼彻斯特大学博士生刘凌霄作题为“Technology under Watch: Shareholder Value Effects of the Digital Governance Regulations”的报告,以股东价值为切入点,论证了欧盟人工智能法案存在较强的负面股价效应,强调其对全球人工智能企业带来的合规成本远大于合规收益。香港大学博士生李新昊作题为“Imports and Industrialization in China, 1876-1936”的报告,基于1876—1936年的历史背景,采用工具变量法证明了19世纪晚期的进口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发展,贸易自由化促进了技术与知识的扩散。

56315

曼彻斯特大学博士生林宏阁作题为“Rising biodiversity Risk and Firm Exposure along the Supply Chain”的报告,通过2018年加州生物多样性倡议这一准自然实验,指出公众风险认知提升会促使企业调整供应链,从而降低生物多样性风险暴露。爱丁堡大学博士生宋夏芃作题为“Labor Coercion, Anti-Market Culture, and Finance: The Lesson from Historical Serfdom of the Russian Empire”的报告,考察了19世纪俄罗斯农奴制的长期影响,提出历史上的劳动胁迫是形成特定区域反市场文化和金融不信任现象的一个重要历史因素。

62B86

会前,与会青年学者参观了经济学院“走近薛暮桥”展厅,通过珍贵的历史资料和图片详细了解了薛暮桥先生的光辉事迹及其为山东大学经济学科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

山东大学齐鲁青年论坛于2016年发起创办,如今已成功举办至第十届。此次论坛聚焦经济学前沿议题,通过学术报告与交流探讨等方式为青年学者搭建了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不断推动学术研究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

文/刘子菡

图/马靖雯

上一篇: 经济学院举办第二届国际贸易格局重塑与发展学术论坛暨山东省世界经济学会2025年中青年论坛

下一篇: 经济学院与海外高校举办交流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