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经院新闻 - 正文

9月3日上午9时,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师生通过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观看现场直播。大会以盛大阅兵仪式,铭记中国人民14年艰苦卓绝的伟大抗战历程,缅怀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集中展示了新时代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成就,彰显出中国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捍卫历史正义的立场与决心。大会结束后,学院师生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广泛而热烈的学习讨论。

经济学院院长 林平

犹记四十一年前,我身在北京,观看1984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阅兵式,心情如同今天一般心潮澎湃。四十年风雷激荡,今朝阅兵场上每一件国之重器背后,都彰显出我国雄厚经济实力、庞大科研投入和系统军工体系的巨大跨越。回望过去,革命先烈以鲜血和生命捍卫和平;展望未来,新时代仍有繁多风险挑战需要我们进行伟大斗争。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际发展环境深刻变化的新形势,如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迫切需要经济科学更好发挥作用。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持全人教育理念,深刻把握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聚焦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国家重大需求与热点问题,切实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度,让抗战精神转化为推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的强大动力。

经济学院党委书记 朱子川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不仅是一场震撼人心的军事盛典,更是一堂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的开创未来,纪念抗战,是为了实现更持久的和平。八十年前,民族危亡之际,千千万万仁人志士以血肉之躯撑起了国家的脊梁,才换来今日山河无恙、国泰民安。和平来之不易,吾辈更当自强。阅兵场上,铁甲轰鸣、旌旗猎猎,既是对历史的庄重告慰,也是向未来的庄严宣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信心与力量不可动摇。这场盛大的阅兵仪式不仅仅是回顾历史,更是为了传承和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伟大的抗战精神,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团结一心、敢于牺牲、勇于奉献的民族精神。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肩负着重要的育人使命。我们要把传承红色基因与立德树人紧密结合,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责任担当的时代新人,让伟大的抗战精神代代相传,永放光芒,同时,要不断将爱国情、报国志转化为实际行动,投身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事业中。

经济学院常务副院长 石绍宾

今天,我怀着无比激动与自豪的心情,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当一列列整齐的方阵、一架架先进的战机、一辆辆威武的装备依次通过天安门广场,我的内心久久无法平复,自豪感油然而生。遥想80年前,积贫积弱,山河破碎,英勇的中国人民没有屈服,以顽强的意志和巨大的牺牲赢得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一胜利,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让我们更加懂得今日和平与安宁的来之不易。

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此次阅兵不仅彰显了国威军威,更充分体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强大的国防背后,是坚实的经济支撑。作为新时代的经济学人,我深感责任重大。我将永远铭记并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把这种坚韧不拔、勇于担当的精神,有机融入到经济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中去,以实际行动为建设教育强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 李良杰

站在抗战胜利八十年的历史方位上,我们回望的是一部救亡图存、奋发图强的壮丽史诗,展望的是一个民族复兴、和平发展的光明前景。抗战胜利八十年后的今天,世界格局深刻演变,民族复兴进入关键时期。青年一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科技革命浪潮奔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强国建设重任在肩。抗战精神中蕴含的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必胜信心,正是当代青年应对百年变局、勇担时代使命不可或缺的精神钙质。作为思政教育工作者,我们肩负着传承薪火、塑造灵魂的重任,应将伟大抗战精神之魂,铸入青年理想信念之基,引导青年从那段悲壮而辉煌的历史中汲取磅礴的精神力量,将个人的奋斗融入时代的洪流,以坚韧不拔的意志面对挑战,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开拓创新,以舍我其谁的担当勇挑重担,用青春与实干续写无愧于先烈、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崭新篇章。

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 夏飞

80年前,无数中华儿女挺身而出,历经14年浴血奋战,以巨大牺牲赢得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段历史,是一部生动且深刻的育人教材,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作为高校学生工作者,我深感责任重大,我们应时刻铭记历史,将抗战精神深度融入育人工作,精心培育青年大学生的爱国情怀、担当意识与坚韧品格,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从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要厚植爱国情怀,深刻认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紧密相连,将爱国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要强化担当意识,鼓励他们在面对困难时挺身而出,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锤炼坚韧品格,在挫折中砥砺前行,以不屈不挠的精神迎接挑战。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担当。我们要不断激励青年大学生勇担时代使命,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芒。

经济学院副院长、教育部“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负责人 张群姿

观看完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盛大阅兵,内心非常激动和震撼。这不仅展示了我们国家强大的国防力量,更提醒我们,和平繁荣的背后需要坚实的实力来守护。这让我想到,在经济金融这个没有硝烟的主战场上,其实同样需要我们去努力拼搏和守护。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滋养经济肌体的血脉,它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安全。强大的金融体系能为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提供支撑,是强国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致敬革命先烈,也致敬每一位在各自岗位上为祖国强大贡献力量的人们。让我们共同努力,守护好这份来之不易的安宁与繁荣!

经济学院经济系党支部书记 朱鹏华

观看盛大的纪念大会,我心潮澎湃!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深刻回顾了艰苦卓绝的抗战历程,字字千钧,令人动容。受阅方队整齐划一、铿锵有力的步伐,展示了新时代人民军队的昂扬斗志;国产新型武器装备的亮相,彰显了我国日益强大的国防实力,令人倍感震撼与自豪。这场伟大胜利展现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钢铁意志。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深感振奋,将从抗战精神中汲取力量,将其转化为教书育人、科研报国的实际行动,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智慧与力量。

经济学院金融系党支部书记 张博

今天与同事集体收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内心深受震撼。庄严肃穆的场景不仅展现了国家日益强大的国防实力,更提醒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八十年前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引领全民族抗战的伟大成果,也是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作出的重要贡献。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和经济学研究者,我深切体会到和平环境的弥足珍贵。没有国家独立和社会稳定,就没有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繁荣。我们要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中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心怀“国之大者”,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自己的贡献。

经济学院副研究员 刘一鸣

长安街上铁流滚滚,天安门上空鹰击长空,2025年9月3日的这场阅兵,既是国防力量的展示,也是民族精神的洗礼,更是一堂生动的历史教育课。当三军仪仗队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走过天安门广场时,他们坚定的眼神、整齐划一的动作,展现了中国军人的飒爽英姿和坚毅自信。这场阅兵不仅是对抗战胜利80周年的隆重纪念,更是对中国国防现代化成果的全面展示。

这次阅兵,不仅是军事力量的展示,更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与崇高致敬,是对伟大抗战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它让我们铭记历史,不忘初心,激励着我们高校教师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育事业中,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一起高呼: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经济学院副教授 许琳

当银鹰划过长空,铿锵的步伐震动大地,我的眼眶不禁湿润。八十载春秋更迭,昔日的烽火硝烟已化作今日的和平阳光。看着庄严行进的队伍,我仿佛听见了历史的回响——那是无数先辈用生命谱写的英雄赞歌,也是一个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壮丽诗篇。每一面飘扬的旗帜,都诉说着不屈的信仰;每一个坚毅的眼神,都传递着传承的力量。

作为青年教师,我深知和平的珍贵。我们将把这份感动化作育人的温度,在学子心田播下爱国报国的种子。以今日之奋斗,告慰昨日之牺牲;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之中国。山河虽已无恙,吾辈更当自强。愿以寸心寄华夏,且将岁月赠山河,在这片热血浇灌的土地上,继续书写属于这个伟大时代的新篇章。

经济学院组织员 李莹莹

今日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心潮澎湃,深感这是一次深刻的历史教育与精神洗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是先烈们用生命铸就的精神丰碑。历史雄辩的证明,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关键作用,是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坚强核心。

展望未来,更觉责任重大。纪念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作为高校党务工作者,我们更应从这段悲壮而辉煌的历史中汲取磅礴力量,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将其转化为立德树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引导广大师生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筑牢信仰之基,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经济学院财政学研究生党支部书记 丁冠森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八十年前的抗战胜利如一座不朽丰碑永远矗立。那段血与火的历史,让我们深刻理解了和平的珍贵、爱国的真谛、奋斗的价值和历史的厚重。它不再是尘封的过去,更是照亮我们前行的精神火炬。今天,我们无需再以血肉之躯直面炮火,却肩负着同样沉甸甸的使命。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改革发展正处在攻坚克难的重要阶段。作为财政学博士研究生,我将继续心怀国之大者,坚持四个面向,将伟大抗战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学术研究与国家重大需求和重大现实问题相结合,以专业知识为楫,以革命传统为帆,投身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奉献山大智慧和青春力量!

2022级薛暮桥班团支书 曹洪瑜

观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后,我深受震撼和鼓舞。受阅部队铿锵的步伐和新型武器装备的集中展示,让我真切感受到国家实力的日益强盛,倍感自豪与振奋。这场阅兵不仅展现了国防现代化的辉煌成就,更传递出维护和平的坚定决心。作为新时代薛暮桥班学子,阅兵带来的震撼与自豪,应转化为脚踏实地的行动。学习上,要以饱满热情钻研知识,深耕学科基础、拓展认知边界,牢记 “知识是强国基石”,用精益求精的态度攻克难题,让今日所学成为未来推动国家发展的力量。思想上,传承抗战精神中的爱国与奋斗,通过红色学习理解和平来之不易,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相连,坚定 “强国有我” 信念。实践中,参与社区公益、环保志愿或科创比赛,在行动中提升能力,为投身国家建设打基础。我们以阅兵为激励,努力成长为有担当的青年,为中国梦添砖加瓦。

下一篇: 山海有相逢,经院终等你——2025级迎新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