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8月31日,经济学院第352期高级经济学讲座于中心校区知新楼B336举行,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商学院副院长郑江淮教授受邀作题为“产业链创新链融合新视角:产业间生产网络与知识网络二元变迁中技术增长研究”的学术报告。讲座由经济学院张剑虎教授主持,部分师生参会。
报告以2002—2015年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构建生产网络,用中国知识产权发明型专利引用关系构建创新网络,探究生产网络与创新网络融合中的创新结构变迁及产业技术增长。研究发现,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行业间的生产联系和创新联系持续增强,科学基础型行业在生产网络和创新网络中占据高位,吸引创新资源集聚并推动产业结构变迁,同时,生产网络和创新网络中存在“技术增长高峰”现象。生产网络和创新网络地位的提升推动了产业技术增长,作用机制在于网络地位的提升吸引了研发人员集聚,拓展了行业内的技术边界,并且提高了行业的增加值份额,促进了产业链内生产效率收敛。生产网络和创新网络地位提升的技术增长效应在华北地区以及东南地区较为显著,而在东北地区、西北地区以及西南地区,仅有创新网络地位的提升具备技术增长效应,因此亟须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创新异质性行业网络地位的提升均能提升技术增长水平,其中,科学基础型具有显著的创新溢出效应,各行业上下游的科学基础型行业网络地位提升均能促进其产业技术增长水平。报告过程中,郑江淮教授与参会师生进行了充分探讨。
郑江淮,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商学院副院长,南京大学产业经济学系博士生导师,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曾获第五届刘诗白经济学奖,多次获得教育部和江苏省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近年来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高端智库项目等多项课题。长期从事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教学和科研工作,目前研究集中于产业创新、结构变迁和发展、全球生产分工与经济增长等方向。

图文/黄子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