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闲聊特区
影子银行的钱去哪儿了?
2014年03月10日 10:57 hjy 点击:[]

2014-03-09 每日经济新闻

文/张威 发自北京

一直以来,影子银行都是整个金融业关注重点,从去年初下发的“8号文”到今年国办107号文,无不体现相关部门对影子银行的警惕和重视。

然而,由于我们国家与国外一些国家在影子银行的定义上存在很大不同,所以金融市场的业内人士对国内影子银行一直都存在很多分歧。

在今年的两会期间,影子银行同样成为一个比较重要的讨论话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张小济委员在一场经济界别联组讨论会上就针对影子银行抛出了这样的问题:“货币总量越来越大,融资成本却越来越高,如何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影子银行’的钱流去了哪儿?”。

周小川:哪一块占多了 还得再研究

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参加民建小组联席讨论时表示,目前我国货币总量增长明显快于GDP的增长,加上物价因素和人民币杠杆率不断提升,没有多少人真正认为目前货币总量过紧、需要放松。但微观上很多地方觉得钱紧、利率走高。周小川说,货币总量不少、但微观钱紧,就有人要问是不是有的行业、企业或者政府占多了?他分析说,我国房地产行业,家庭与开发商贷款占银行资产的20%,国际上很多国家占到了银行资产的50%,单从这一块看比例不高。但这个占比低也与我国开展商业房地产开发时间不长有关。这一块是不是主因,还得再分析。有人认为存在一些僵尸企业占用了过多货币,从贷款存量和增量两方面来分析,也还不能确定究竟是哪些企业占多了;政府方面,中央政府主要是1点几万亿国债,地方政府主要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融资10点几万亿(10万亿多),另外审计署公布银行直接贷款给地方政府有5点几万亿(5万亿多)。这里面到底哪一块占多了,还得再研究。

周慕冰:按照国际标准,中国无影子银行

银监会副主席周慕冰针对张小济抛出的问题,表示“国际上说,‘影子银行’是在发挥信用中介的作用,但不在政府监管范围内。按此说法,中国没有。我们所有的金融机构或非金融机构业务,都在监管范围之内。”

周慕冰强调,我国所谓的“影子银行”,更多地表现在银行表外业务、类信贷业务。表外的业务监管弱化一些。表外业务的资金到哪里去了?同样也是流动到了实体经济,只不过是那些表内限制的国民经济领域,如地方投融资平台、房地产和过剩产能等。政府部门在某种程度上并不希望看到这样,目前正在加强监管。

杨凯生:说中国影子银行危机似乎有悖常识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银监会特邀顾问、中国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表示,有人认为中国影子银行很严重,甚至还质疑中国影子银行带来的风险会因为整个国际金融的稳定,影响整个国际经济的稳定。把这个问题抛给中国,似乎有悖常识。

中国影子银行的风险怎么样呢?杨凯生称,去年有关部门做过一个统计。中国的影子银行量大概占中国GDP的比例是10%左右,而美国的影子银行量占美国GDP的比重是多少呢?是150%。到底是哪个国家、哪个地区影子银行的情况要严重?或者对经济、金融稳定性带来的冲击会更大呢?

“中国影子银行的量、范围和他们相比并不大。更重要的是,中国影子银行有个特点,就是杠杆比例是比较低的,信用创造能力是比较弱的。比如有些衍生产品在中国都不允许开展,有严格的监管。”杨凯生说。

上一条:民资持股农村金融比例放宽 下一条:谢亚轩:央行乐见人民币走弱 贬值将持续三个月

关闭

本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无任何商业目的。
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邮政编码:250100
联系电话:86-531-88364625 传真:86-531-88571371 电子邮箱:econ@sd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