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闲聊特区
中国或将迎来富人返贫潮
2014年06月30日 22:13 hjy 点击:[]

2014-06-30 昌海 博客日报

1993年9月16日,邓小平与弟弟邓垦谈话时曾指出:“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题目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分配的问题大得很。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自然出现。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中国人能干,但是问题也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随时都会出现新问题。少部分人获得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这个问题要解决。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

今天,全世界都欣喜地看到中国最近三十年的发展和变化,数据显示:1980-2011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超过9.8%,其中超过10%的年份就占到一半。作为大型经济体,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堪称世界奇迹。到2010年,中国的GDP总量己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这一切光鲜的数字并不意味着中国就此解决了困扰数百年的贫困难题,中国整体经济的增长以及少数人拥有巨额财富也不意味着中国大多数人过上了富裕的生活。相反,中国的贫富差距越来越明显越来越严重。​

联合国计划开发署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占人口总数20%的最贫困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只有4.7%,而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则高达50%。由此可以计算出,中国20%的最高收入群体的平均收入和20%最低收入群体的平均收入之比值是10.7。同样的数据,在美国是8.4,印度是4.9,俄罗斯是4.5,而日本,只有3.4。这意味着,中国现在已是世界上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

初次分配中,中国劳动者报酬占G D P的比重由1992年的54.6%下降到2011年的47%左右,明显低于世界平均50%-55%的水平,而美国该项指标早在19世纪就达到了50%。城乡差距,2005年中国是3.22倍,2009年就扩大到3.36倍,绝对差距首次超过一万元。目前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处于历史最高水平。东部与中西部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也没有扭转迹象,仍在持续扩大中。​

从2002年到2012年中国的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而国民收入年均仅增长13%。在同一时期,美国的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86%,美国国民收入年均增长3.95%;韩国财政收入年均增长6.6%,而国民收入年均增长6.4%。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取样8,000户家庭做的一项社会调查结果显示,中国10%的家庭控制了整个中国86.7%的财富。而从金字塔顶到塔底,其间的贫富差距就不言而喻了。​

贫富分化必然导致尖锐的社会矛盾,特别是贫富差距逼近社会容忍底线之后。一个国家的基尼系数是判断收入分配是否公平的重要指标,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一般发达国家的基尼指数在0.24到0.36之间,大于这一数值容易出现社会动荡。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上世纪60年代,中国基尼系数为0.17到0.18,上世纪80年代为0.21到0.27,从2000年开始,中国基尼系数就越过0.4的警戒线,并逐年上升。基尼系数困扰着中国,然而,现实中国的基尼系数到底是多少?谁也说不清。但人们却从社会现实中感受到了社会贫富差距的日益扩大。​

造成今日中国贫富差距过大的主要原因在于长期的收入分配不公。其结果是,一方面,分配不公催生了一个个既得利益集团,他们具有别人无法企及的快速敛财的捷径。另一方面,分配不公造成的愈演愈烈的贫富差距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即经济问题转化为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与政治问题。中国群体性事件频频爆发,社会矛盾与风险日益突出,其主要根源就是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造成的复杂局面越来越难以控制。而且,所形成的“新三座大山”令收入低下的社会底层民众感到极大的生存压力,积聚的民怨越来越威胁着社会的稳定。​

一个国家的强盛与尊严,不是来自于GDP总量与政府所拥有的庞大财力,而来自于民众与政府之间基于互信的良好政治关系。美国总统林肯那句“民治、民有、民享”道出了美国政治的精粹。中国今天面临的贫富差距,从本质上看,也折射了中国畸形的社会形态,无论是城乡之间还是官民之间,都存在着非常普遍的收入分配不均现象,收入分配不均也直接导致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和冲突。衡量收入分配公平的基尼系数显示,1980-2010年,中国的收入差距增加近一倍,现在将预示着将出现“悬殊”差异。​

但即便富了的中国人群中,一些人又在急剧地返贫。中国富人返贫,首当其冲的是矿产、房地产和钢铁等重污染领域。本质而言,是他们精神太过贫乏,物质太过嚣张,当社会游戏规则改变时,他们缺乏足够智慧改变自己,因而守不住财富积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造富运动,无论从人数上,还从财富总量,均令西方瞠目,完成了资本主义国家一两百年的历程。过去35年来中国经济发展,主要靠人口红利、廉价资源环境和民营机制创新。如果人口和资源都已经严重透支,民营经济发展遭遇权贵外资的遏制天花板,中国经济势必将进行一次改革开放以来最深的一次调整。​

这是原《第一财经日报》副总编、中华元智库创办人张庭宾在他的新书中的预警。​

对于他所预警的3年大限尚且存疑,但在过去30年中国所经历的疯狂“造富运动”中,如牟其中、唐万新等陨落的富豪比比皆是。这些,都值得在转型过程中的河北传统产业经营者借鉴。中国的造富运动,背景是30多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1波:1980年代,当时暴发户主要是“倒爷”,靠特权批出内部低价商品,转手到市场高价卖出,小到肥皂,中到电视,大到钢铁汽车。其巅峰是1989年牟其中从俄罗斯倒来一架图154飞机,转手卖给了四川航空,这让他成为中国最大的“倒爷”,原因在于信息的不对称,因为他知道俄罗斯飞机卖不出去,却急需轻工业产品。据他后来自称从中赚了8000万到一亿元。​

第2波:1990年代,主要靠四种模式,1、民营制造业,比如广东顺德的美的、科龙、格兰仕等,始创是乡镇企业,后转为私企;2、海南房地产泡沫使著名的“私奔帝”投资家王功权们淘得第一桶金;3、股市坐庄暴富。1990年A股开启后,坐庄操纵盛行,大批亿万富豪涌现,以德隆系的唐氏兄弟最著名,在21世纪初股市低迷中,大多数被打回原形,唐氏兄弟也破产入狱;4、走私。如厦门远华案的赖昌星,规模上百亿,将大批高官拖下水,最后逃到加拿大也难躲牢狱之灾。那时,10亿元资产者算是大佬了。有极少数近百亿级的,都是昙花一现,被大浪拍在了岸上。​

第3波:2000年至今。国内百亿级、千亿级富豪层出不穷,这来自于三个历史性的机遇。一是“世界工厂”。国际资本与中国廉价劳动力结合,西方市场向中国打开,很多民营制造业老板抓住这个机遇,由此身家十倍增长,成为亿万富豪;二是“房地产市场化和矿产私有化”。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商创造了一种敛财模式,把原本属于全民的土地,以招拍挂制度将价格推到了中国普通居民承受力的极限,这个超级泡沫背后的财富再分配造就了一个人类空前的富豪集群。如今中国亿万富豪中近一半是房产商,身家最高的如王健林如今已经超过1000亿元;三是“人民币升值引发国际热钱投机中国”,助推了2007年的超级A股大泡沫顶峰、2011年创业板造富顶峰、2013年楼市顶峰。​

在上述三波“造富运动”后,目前国内经济已出现下滑趋势。自2000年以来,中国的财富效应呈现了明显的波次效应:2005年以前是“世界工厂”和外贸创富的高峰期,之后随着人民币升值开始走下坡路;2006~2007年是股市财富高峰期;2011年创业板火爆,成为PE、VC财富高峰期;2012年中国商业银行利润达到峰值,而随着利率市场化和流动性紧张盛极而衰;2013年,中国楼市财富效应很可能是达到峰顶了。2014年,很可能是中国经济的另一大泡沫——短期理财产品达到峰值。​

在此过程中,可以明显看到一个中国经济“由实转虚”的轨迹,即财富由创办实业——投机获利——放贷食利。这意味着中国人实干兴邦越来越受到压抑,投机取巧似乎越来越成为主流,这是一个国家经济盛极而衰的显著征兆,个人财富已面临下滑的趋势。​

对于“未来3年,80%富人将返贫”的轮调依据,张庭宾认为“过去35年来中国经济发展,主要靠人口红利、廉价资源环境和民营机制创新。如果人口和资源都已经严重透支,民营经济发展遭遇权贵外资的遏制天花板,中国经济势必将进行一次改革开放以来最深的一次调整。”而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国人过去传统的“单边做多”(无论是在实业、股市、黄金还是楼市中低买高卖)的创富模式,已经或正在走向尽头。所以如果仍然依照传统的思维和投资方式,不要说未来财富增值,能够保住过去的财富积累都是奢望,甚至80%的富人都可能被打回原形,变成穷人。​

中国已经出现了很多富人返贫的迹象。一些产业已经进入亏损周期,濒临破产的企业家开始跑路甚至自杀,部分上市公司资产在缩水……,这或许才是开始。未来3年,中国将爆发前所未有的富人悲惨返贫的雪崩。也有的网民认为:这类富人还是少些好,他们是环境、道德与公平的破坏分子。来的容易,去得也快。精神贫穷必然导致金山蒸发。钱都转到国外去了,为富不仁,贪官太多。​

中国将爆发前所未有的富人悲催返贫的雪崩。一些产业已经进入亏损周期,濒临破产的企业家开始跑路甚至自杀,部分上市公司资产在缩水……然而,这或许才是开始。​

有人列出了富人将会如何返贫的7个原因——​

1、楼市泡沫吞噬富人财富。如今中国亿万富豪中近一半是房产商,但楼市泡沫总有一天会破灭,到那一天,富人圈会爱红边沿。就在当下,楼市下行,已经让很多房地产商资金链断裂,甚至跑路。​

2、富人理财出现大面积违约。以信托、私人银行为代表的富人理财方式已经出现了大面积违约的兆头。标普统计中国企业借款14万亿美元全球第一,影子银行融资占三分之一,这将是一个不定时的炸药包。​

3、“世界工厂”不再。在上一波造富潮中,“世界工厂”成为一大推手。很多民营制造业老板抓住这个机遇,身家十倍增长,成为亿万富豪。但如今,中国廉价劳动力优势不再,大面积的低端制造产业无法升级转型,等待他们的只有破产和财富大量缩水。​

4、重污染、重能耗企业大面积亏损。中国富人返贫,首当其冲的是矿产、房地产和钢铁等重污染领域。本质而言,是他们精神太过贫乏,物质太过嚣张,当社会游戏规则改变时,他们缺乏足够智慧改变自己,因而守不住财富积累。曾以7000万元嫁女而闻名的山西煤老板邢利斌已经破产崩盘。​

5、人民币升值泡沫破灭。以前美元贬值热钱涌入曾对中国造富锦上添花,而今美元复兴热钱外流,难免对中国落井下石。有点评称,人民币贬值可能导致此前借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暴富的富豪资产大幅缩水。​

6、泡沫产业挤出效应。一些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时被吹胀的产业最终会现出原型,譬如以施正荣、彭小峰等为代表的光伏富豪,如今只能承受潮水退去后的“裸泳”。而这样的产业,还有多少呢?!​

7、富二代败家。富二代接班已经成为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最大的心头痛。譬如近日媒体报道的山西海鑫集团董事长李兆会,其接班的十年,也是家族实业盛极而衰的十年。富二代如果没有力挽狂澜的能力,很难在未来的变局中守业。​

对中国富人进入返贫期这一现象,有网民认为:中国第一代万元户是搞商品批发零售的倒爷,第二代富豪是开工厂企业的,第三代富豪是采矿的,第四代富豪是搞房地产的,改革以来一直是人生赢家的是权贵子弟,一直靠挖国企墙角和窃取国有资产成为世界级的隐形富豪。这类富人还是少些好,他们是环境、道德与公平的破坏分子。​

为富不仁,贪官太多。来的容易,去得也快。精神贫穷必然导致金山蒸发。最该担心的是银行。是泡沫经济总要破灭是不义之财总要回归。​

应了一句古老的俗话: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上一条:货币政策定向调控担纲 下半年流动性维持偏松 下一条:人民币三大升值动力消退 进入新常态

关闭

本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无任何商业目的。
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邮政编码:250100
联系电话:86-531-88364625 传真:86-531-88571371 电子邮箱:econ@sd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