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中国股市完全可以实现稳定健康发展
2008年07月02日03:44
来源:新华网
编者按:就在16年前的1992年9月27日,新华社同样以《关于股市的通信》为题,发表了一篇关于股市的文章,对当时的中国股市进行了全面点评,对当时市场的焦点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其后一个多月,中国证监会筹备成立,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性建设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缓减速,软着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形势比预料的要好”。在这一情况下,股市完全可以实现稳定健康发展
■风雨十八载,中国股市在改革中经受洗礼,在发展中得到锤炼
■伴随着资本市场成长的,还会有不断出现的各类矛盾和问题,而这些矛盾和问题,不可能随着股市的一时涨跌而消失,需要在发展中逐步去解决,逐步去完善
■中国股市走向成熟,不是哪一个要素的单方面成熟,而是包括监管者、投资者和上市公司在内的各个要素的共同成熟
新华网北京7月1日电题:关于中国股市的通信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谢登科、赵晓辉、潘清
近一个时期以来,中国股市再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在沪深股市的震荡下行中,对股市的议论渐渐多了起来,其中不乏担心和指责的声音。
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规范的中国证券市场,给人们带来信心和惊喜,也给人们留下惆怅与反思。
当前,在中国经济面临一系列不确定因素影响的复杂局势下,如何客观、真实地认识和理解股市,显得尤为必要。
在我国经济基本面总体看好的情况下,股市完全可以实现稳定健康发展
股市被称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是现代经济领域乃至社会生活中最引人关注的一个现象。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中国股市与宏观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面对当前股市的表现,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我们的宏观经济运行是不是出了问题?对股市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方方面面的情况,摆在每个人的面前--
美国次贷危机蔓延、国际油价飞涨、世界经济放缓、新兴市场国家金融风险加大……
国内严重自然灾害、经济周期出现的变化、通胀压力依然较大……
2008年,即将迎来北京奥运会和改革开放30周年的中国,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上正经受着一场前所未有的考验。国际经济环境的重大变化,给开放程度越来越高的中国经济带来不利影响;国内一系列困难和不确定因素的冲击,给经济的平稳较快运行带来严峻挑战。
每天,亿万人关注股市,更关注着关于经济发展的一举一动。
沉着应对,果断决策。
面对复杂局面,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一手抓抗震救灾毫不松懈,一手抓经济发展坚定不移。
根据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中央提出,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宏观调控的重点、节奏和力度,着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迎难而上,稳中求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3 1:40:31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