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第四章 证券投资基金
第四节 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
2017年03月08日 12:08  点击:[]

一、海外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历史  
  投资基金起源于英国,在20世纪20年代传入美国后,得到极大的发展和普及。今天,美国的投资基金业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资产量和最完备的管理系统,美国号称基金的王国。二次大战后投资基金遍及全世界。
  1.英国投资基金发展概况
  英国是现代投资基金的发源地。19世纪中期,英国凭借发展工业和对外扩张积累了大量财富,使得国内利率不断下降,资金向外寻求增值的出路。另一方面,欧美国家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急需大量资金,故纷纷来英国发行各种证券筹集资金。投资信托因此应运而生。1868年,世界上第一个投资信托“外国和殖民地政府信托”在英国诞生。该基金成立时募集100万英镑,其操作方式类似于现代的封闭式契约型基金,通过契约约束各当事人的关系,委托代理人运用和管理基金资产并实行固定利率制。随后,1873年第一家专业管理基金的组织“苏格兰美洲信托”成立,1879年《英国股份有限公司法》发布,从此投资基金从契约型进入股份有限公司专业管理时代。第一个具有现代开放式基金雏形的基金,在1931年出现。1943年,英国成立了“海外政府信托契约”组织,该基金除规定基金公司以净资产价值赎回基金单位外,还在信托契约中明确了灵活的投资组合方式,标志着英国现代证券投资基金的开端。
  英国的封闭式基金一般以投资信托公司股份的形式向公众募资,而开放式基金一般以单位信托基金的形式存在。单位信托基金的普及性和管理资产总量,超过了投资信托公司。截至1997年底,英国有单位信托基金管理公司154个,管理单位信托基金近1600个,管理资产超过1500亿英镑;而投资信托公司有570多个,管理资产580亿英镑。
  2.美国投资基金发展概况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空前繁荣,国内外投资活动异常活跃。同时,经济变动也趋于复杂化。在这种情况下,英国的投资基金制度被引入到美国。第一个具有现代投资基金面貌的基金“马萨诸塞投资信托基金”,1924年诞生于波士顿。
  投资基金在美国出现后,由于30年代初期的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较为缓慢。1933年美国公布了《证券法》,第二年又公布了《证券交易法》,1940年公布了《投资公司法》。这些法律尤其是1940年的《投资公司法》详细规范了投资基金的组成及管理的要件,为投资者提供了完整的法律保护,从而奠定了投资基金健全发展的法律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在五六十年代的高速增长,带动了投资基金的发展。1970年时,美国已有投资基金361个,总资产近500亿美元,投资者逾千万人。7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滞胀,高失业率伴随高通胀率,投资基金的发展亦进入一个低迷阶段,在投资者数量和管理资产方面都出现萎缩。进入80年代后,美国国内利率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经济的增长和股市的兴旺亦使投资基金得以快速发展。尤其在80年代中后期,股票市场长期平均收益高于银行存款和债券利率的优势逐渐显出,投资基金的发展出现了一个很大的飞跃。进入90年代,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使得投资全球化的概念主导了美国投资基金的发展,同时克林顿执政时期国内经济的高速增长使得股市空前高涨,股票基金也得以迅速膨胀。目前,美国的共同基金的资产总量已高达7万亿美元,有大约4000万持有者,有50%的家庭投资于基金,基金资产占所有家庭资产的40%左右。
  美国的共同基金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封闭式基金的起源早于开放式基金,但开放式基金以其方便投资者的优点很快超过了封闭式基金。目前,封闭式共同基金大约只有500余个,多为债券基金和国家基金,而开放式基金的数目则高达5000余个,种类多种多样。
  3.我国港、台地区投资基金发展概况
  香港基金的发展现状。投资基金出现在香港,最早是在1960年。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局限以及投资者对基金并不了解等原因,70年代以前基金市场的发展并不理想。直到进入80年代以后,投资基金的发展才呈现生机,基金数目和资产总值迅速上升,成为除日本以外亚洲最大的基金管理中心。进入90年代,香港投资基金的发展承接了80年代末期的强劲势头,截至1997年底,香港共有46家基金管理公司、788个投资基金,基金资产总值约为638.59亿美元。1997年,投资于不同地区的香港投资基金业绩表现差别较大,如欧洲股票基金收益率为17.33%,美国股票基金收益率为13.57%,债券基金收益率为7.4%,香港股票基金收益率为19.36%,日本股票基金收益率为24.97%,东盟基金收益率为51.37%。其中,香港、日本及东盟基金所投资的股票因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股价大幅下跌,严重影响了基金的业绩表现。
  台湾基金的发展现状。台湾的投资基金诞生于1983年。时间虽短,但发展速度很快,经历了组建有外资股份的基金管理机构、在岛外募集基金、投资于岛外证券市场的国际基金等发展过程。截至1997年底,台湾投资基金共有156个,基金资产总值为163.81亿美元。以股票投资为主要对象的基金115个,以债券投资为主要对象的基金37个,其他基金4个,其中股票型基金的资产总值为96.02亿美元,占整个基金资产总值的58%。台湾目前共有21家基金管理公司,平均管理资产为7.80亿美元。1997年,台湾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26.26%。
二、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的投资基金起步于1991年,并以1997年10月《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颁布实施为标志,分为两个主要阶段。
  (一)1997年10月前投资基金的发展状况
  1991年10月,在中国证券市场刚刚起步时,“武汉证券投资基金”和“深圳南山风险投资基金”分别由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和深圳南山风险区政府批准成立,成为第一批投资基金。此后仅于1992年就有37家投资基金经各级人民银行或其他机构批准发行,其中“淄博乡镇企业基金”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于1993年8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是第一只上市交易的投资基金。1993年初,建业、金龙、宝鼎三只教育基金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在上海发行,共募集资金3亿元,并于当年底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截至1997年10月,全国共有投资基金72只,募集资金66亿元。其特点表现为:
  1.组织形式单一。72只基金全部为封闭式,并且除了淄博乡镇企业投资基金、天骥基金和蓝天基金为公司型基金外,其他基金均为契约型。
  2.规模小。单只基金规模最大的是天骥基金,为5.8亿元,最小的为武汉基金第一期,仅为1000万元。平均规模8000万元,总规模仅66亿元。
  3.投资范围宽泛,资产质量不高。绝大多数投资基金的资产由证券、房地产和融资构成,其中房地产占据相当大的比重,流动性较低。1997年末的统计调查结果显示,其投资范围大体为:货币资金14.2%,股票投资31%,债券投资3.5%,房地产等实业投资28.2%,其他投资占23.1%。
  4.基金发起人范围广泛。投资基金的发起人包括银行、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财政和企业等,其中由信托投资公司发起的占51%,证券公司发起的占20%。
  5.收益水平相差悬殊。1997年,收益水平最高的天骥基金,其收益率达到67%,而最低的龙江基金收益率只有2.4%。
  中国投资基金业的起步阶段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包括:
  第一是基金的设立、管理、托管等环节均缺乏明确有效的监管机构和监管规则。例如,大部分基金的设立由中国人民银行地方分行或者由地方政府审批,其依据是《深圳市投资信托基金管理暂行规定》等地方性法规,没有统一的标准,甚至在名称上都存在较大差异。在基金获批设立后,审批机关也没有落实监管义务,基金资产运营、投资方向等方面均缺乏相应的监督制约机制。
  第二是一些投资基金的运作管理不规范,投资者权益缺乏足够的保障。例如,部分基金的管理人、托管人、发起人三位一体,基金只是作为基金管理人的一个资金来源,而基金资产与基金管理人资产混合使用,账务处理混乱。又如,基金托管人并没有起到监督作用,基金管理人的行为没有得到有效监控。
  第三是资产流动性较低,账面资产价值高于实际资产价值。投资基金的大量资产投资于房地产、项目、法人股等流动性较低的资产,同时存在资产价值高估的问题。例如,20世纪90年代中期,部分地区房地产泡沫逐渐消除时,沉淀在房地产的资产仍然按照成本计价而没有按照市价进行调整,使个别基金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实际资产价值。
  (二)1997年10月之后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
  1997年1O月《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标志着中国证券投资基金进入规范发展阶段。该暂行办法对证券投资基金的设立、募集与交易,基金托管人、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持有人的权利和义务,投资运作与管理等都作出了明确的规范。1998年3月,金泰、开元证券投资基金的设立,标志着规范的证券投资基金开始成为中国基金业的主导方向。2001年华安创新投资基金作为第一只开放式基金,成为中国基金业发展的又一个阶段性标志。与此同时,对原有投资基金清理、改制和扩募的工作也在不断进行之中,其中部分已达到规范化的要求,重新挂牌为新的证券投资基金。
  截至2004年8月底,共有40家正式成立的规范化运作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了54只契约型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和92只开放式基金,基金规模超过3000亿元,相当于股市流通市值的25%左右,并出现多种投资风格类型。与此同时,《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及实施准则、《证券投资基金上市规则》、《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试点办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也为证券投资基金的规范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监管力量加强,为基金业的运作创造出良好的外部环境,并推动基金业的迅速发展。多部基金法规相继出台,中国证监会基金监管部作为基金监管的主要实施部门,在基金管理公司与基金的设立、运营、托管等方面实施高效监管,基金运作日趋规范。
  2.基金规模日益扩大,对市场的影响也日益重要,逐渐成为证券市场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其中既包括新发行的封闭式与开放式基金,也包括原有投资基金经清理、改制和扩募之后形成的规范化运作的证券投资基金。
  3.基金品种日益多样化,投资风格逐渐凸现。从1998年第一批以平衡型为主的基金发展至今,已出现成长型、价值型、复合型等不同风格类型的基金,尤其是随着开放式基金的逐步推出,基金风格类型更为鲜明,出现了偏股型基金、指数型基金、债券型基金、伞型基金、货币市场基金、保本基金、可转债基金、上市型开放式基金等多种类型,为投资者提供了多方位的投资选择。
  4.面对加入世贸组织后的竞争格局,基金管理公司开展广泛的对外合作,学习先进的管理与技术经验,组建中外合资基金,推动基金产品与运营的创新,为中国加入国际金融市场竞争奠定了基础。
复习思考题:  
  1.主要概念:证券投资基金、契约型基金与公司型基金、封闭式基金与开放式基金、货币市场基金、指数基金、对冲基金、离岸基金、成长型基金、收入型基金、平衡型基金
  2.简述证券投资基金的含义、性质及特点?
  3.试分析证券投资基金与股票、债券的不同点。
  4.比较契约型基金与公司型基金、封闭式基金与开放式基金的特点。
  5.我国是如何规范基金经理人、管理人的资格条件、职责及其他行为的?
  6.我国对投资基金的投资运作、监督管理是如何具体规定的?

上一条:第三节 证券投资基金的运作

关闭

本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无任何商业目的。
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邮政编码:250100
联系电话:86-531-88364625 传真:86-531-88571371 电子邮箱:econ@sd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