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首 页
| 培训课程
| 我的课程
| 教学论坛
| 我要报名
| 培训专题
|
|
【楼主】·广东分中心--金融投资学建议讨论题
|

| 发贴人:penguin
总贴量:6篇
学校: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注册时间:2010-4-29
|
| “金融投资学”班级讨论建议议题
一关于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1.你认为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学业”导向还是“就业”导向?
2.针对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否应当具有区别性的课程“教学设计”——强调理论性还是应用性还是实践性?
关于精品课程建设
1.根据你的教学经验, 一门课程要建成“精品课”,应当从那几个方面进行“建设”?
2.如何理解课程理论教学与实验、实习实训的关系?
3.你是如何理解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教学艺术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你认为精品课程网站应具备或达到怎样的“功能”?
关于《金融投资学》课程
1.如何理解《金融投资学》的课程定位?
2.如何理解和处理《金融投资学》理论课、实验课、案例教学的关系?
3.如何理解”技术分析”、“投资技巧”等内容在《金融投资学》课程中的地位?你是如何讲授的?
4.如何把握西方投资理论在本课程中的地位?如何把握教学的“深度”?
5.如何理解本课程与《金融工程》、《公司金融》等相关课程的关系?
6.如何处理和平衡多媒体教学与常规教学的关系?
7.如何选择教材以及处理教材之间兼收并蓄的关系?
8.如何与时俱进,将本课程所涉及的最新理论进展和应用实践内容融入教学中?
| 发贴时间:2010-6-19 13:47:03
|
| | [编辑][删除][作业][精华][推荐][固顶][锁定]
|
|
|
【第1楼】·广东分中心--金融投资学建议讨论题
|

| 发贴人:penguin
总贴量:6篇
学校: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注册时间:2010-4-29
|
| 《金融投资学》精品课程网络培训心得
2010年6月18日至6月20日,我有幸参加了教育部举办的《金融投资学》精品课程师资培训。这次培训时间安排非常紧凑,信息量非常大。胡金焱教授就金融投资学教学中的基本情况和教学技巧、金融投资学的历史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并结合精品课程的基本理念与方法以及课程建设情况进行了精彩地讲解,内容丰富,十分吸引人,收获颇多。这些内容使我更深刻地领会了金融投资学教学的性质和目标,对教学和教育的把握和感悟,为我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教学经验还不够丰富,知识沉淀也还不够丰满,我想结合这次培训,通过三个方面进行简单地总结。
第一,有关精品课程的建设。胡老师以《金融投资学》精品课程为例进行讲解,这门课程的开设在全国范围来说是比较早的,不过其间经历了一系列的沿革,从最初的基建经济学、投资经济学、证券投资学、投资学一直到现在的金融投资学。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精品课程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积淀的。精品课程的建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材建设的基础性、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性、教学方法改进的保障性、教学资源建设的丰富性。尤其重要的是教学理念与方法和课程建设情况,可以用八个字概括:求精、求深、求新和求活。
第二,经济思想和数学推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这方面的把握主要可以根据学校和学生的情况而调整。但是作为在校的学生而言,两方面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可有所偏废。胡老师的示范课程就是将两者很好地结合,确实对我们影响很大。在数学推导的同时,经济思想的阐释有助于让学生既见树木又见森林。但是,在实际中两者的把握对老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第三,也是最引发我思考的是如何使教学与教育相结合的理念,这里我谈谈自己的一些粗略的想法。正如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所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正是这样的不求回报,全心全意地付出,把学生视为自己的亲人和孩子尽心地进行教育,突现出一个爱岗敬业的好老师,也就是这种教学与教育相结合的理念,一直伴随着胡老师。具体而言,用胡老师的话来概括就是:心中有爱,腹中有墨,手中有艺,肩上有负,脸上有容。这句看似普通的话语,背后蕴含着真正意义,只有用心才能有所感悟。这些正是我们年青教师所需要努力的方向。做好教学的第一步就是心中有爱,就是要爱教育、爱学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自己重新学习的过程,“给人一杯水,自己需有一桶水”。实际上,热爱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热爱,学识丰富、技艺娴熟才能得到学生的尊敬,肩上有负才能承担培养民族栋梁的责任,脸上有容、亦师亦友的教师才能更好地传道、授业和解惑。
最后,以胡老师的一段话与大家共勉:在学习中成才、在竞争中成长、在包容中成熟、在合作中成功。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经贸学院 林欣
| 回贴时间:2010-6-19 13:50:11
|
| | [编辑][删除][锁定]
|
|
|
【第2楼】·广东分中心--金融投资学建议讨论题
|

| 发贴人:angelcui
总贴量:6篇
学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注册时间:2010-3-2
|
| |
|
中心简介|支付中心|培训网点|咨询中心|网站声明|下载区|帮助|留言板
Copyright © 2007 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4号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 邮编:100120
教师咨询电话:400 616 0201 / 传真:010-58582291
客服EMAIL:web@enetedu.com
技术支持:北京畅想数字音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上一条:【兰州分中心】金融投资学班级讨论总结
下一条:有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