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院人故事 - 经院学者 - 正文

余东华,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组织与竞争政策、区域规划与发展战略。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山东省社科基金项目、山东省软科学项目等多项。在《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世界经济》《复旦学报》《经济学动态》《经济学家》《经济科学》等CSSCI收录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20多篇,《人大复印资料》《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期刊全文转载40多篇;国际期刊论文5篇,其中SSCI论文2篇,EI收录论文3篇。获得山东省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励9次,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奖1次,其他科研奖励十多次。

作为一名长期奋战在教学和科研第一线的高校教师,余东华教授始终践行服务地方和报效社会的初衷。他说,高校的发展需要与地方互动,学科的发展更离不开社会的支持。高校要在服务社会重大需求中凝练学科特色,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提升学科影响力,在服务行业发展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经济学科,更需要在服务地方和社会中实现“经世济民”。

踏实开展调研,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和决策咨询工作

余东华教授认为,高校教师至少要做好三大类的工作:一是人才培养,这是教师的第一要务,也是天职和使命所在;二是学术研究,这是教师的应尽之责,也是安身和立命所要;三是服务社会,这是教师的应有之志,也是情怀和光荣所需。无论是人才培养、学术研究,还是服务社会,都需要踏踏实实做好调研工作。即使是著名专家,没有调研,没有掌握一手资料、了解一线实情,就没有发言权。为了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服务社会的效能,更好地履行责任义务,更好地建言献策,余东华教授一直坚持利用假期时间开展调研工作。

2018年1月3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获批建设,成为我国唯一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对山东来讲,既是重大的责任和使命,也是巨大的机遇和挑战。2021年,余东华教授被聘为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任职期间,他曾十余次参与起步区空间、产业、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规划的调研、编制、论证和咨询工作。余东华教授表示,深入基层调研能够进一步丰富自己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服务起步区的高质量发展,为起步区的战略制定及规划出台提供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关于如何开展调研,余东华教授强调需要关注三个环节:一是“看”,就是要看企业、看产业、看项目、看园区,看发展状况,看影响因素,看进展程度,从而获得深刻而直观的认识;二是“谈”,就是要与园区的领导、项目的承担者、企业的主管和车间工人进行交谈,获得一线建设者对调研对象的看法,从而互相启发;三是“写”,就是要将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想到的随时记录下来,最终形成调研报告和智库成果。

深入开展研究,为服务“国之大者”建言献策

2021年11月28日,山东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十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山东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决定》,针对黄河流域协调合作与发展问题,余东华教授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大量调查和研究,提交了一批高质量的智库类报告,得到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肯定性批示。余东华教授表示,即使是撰写智库类报告,也需要以问题为导向、以系统深入的研究为基础。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是继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后的第五个具有空间属性的国家重大战略。为了进一步服务好黄河国家战略,余东华教授利用暑期,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紧扣“三个主题”,调研了山东省的十几个沿黄县区:第一个主题是黄河流域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调研黄河流域县区生态修复的进展、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献计献策。第二个主题是黄河流域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在黄河流域县区调研中归纳总结乡村振兴的成功案例,总结经验形成“齐鲁样板”,以便于将其推广至整个流域乃至全国。第三个主题是黄河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黄河故事”很丰富,但零碎化、片段化的文化现象相对突出,所以要想讲好“黄河故事”,需要将黄河文化协同整合,以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

为服务山东“走在前、开新局”贡献山大智慧

山东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为实现山东成功跨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成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的目标,在教学科研之余,余东华教授经常受邀参加省市的决策咨询工作,多次出席省市领导和政府部门召开的规划论证会议,在新旧动能转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等重点领域发出“山大声音”。

余东华教授表示,山东省作为黄河流域9个省区唯一地处东部并拥有广大开放地带的省份,有信心且有能力抓住历史性机遇,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 “三个走在前”的总体要求,积极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余东华教授将“走在前”归纳为四层含义:一是在竞争中塑造优势,即无论是在产业竞争还是区域竞争中,均要塑造自己的优势。二是在合作中彰显优势,即当在竞争中有了优势后,还需要跟他人合作,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三是在示范中发挥优势,即发挥自己优势,给他人做样板和示范。四是在引领中外溢优势,即发挥龙头作用,让他人能够分享红利,将优势外溢给别人,将优势带给整个流域的9个省区,让整个黄河流域同步实现高质量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黄河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山东在战略规划编制、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余东华教授认为,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家战略平台在山东集聚明显加速。以黄河战略为引领,统筹各类国家级战略平台,实现“多区联动”,要按照“规划引领、生态优先、科技先导、项目支撑、流域协同”的基本思路,既在项目建设、平台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出实招、硬招,也要在体制机制创新、营造创新创业氛围等方面出好招、高招,努力将山东打造成黄河流域绿色生态大廊道、文化大走廊、改革开放先行区、科技创新策源地、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新经济增长极。

以教学安身,以科研立命

从硕士阶段开始,余东华就一直专注于产业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即使是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作期间,他仍然关注产业转型升级。他认为,在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工作有利于形成一种宏观视野,即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这种宏观角度来分析问题。这一段工作经历,也有利于来到高校后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教学方面,他不仅传授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还会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案例进行讲解。这种既讲课本理论又讲社会实践、既讲模型又讲案例的授课形式,受到学生们的热烈欢迎。在科研方面,那段工作经历让余东华教授养成了一种实践意识和问题导向,在研究中不仅仅从纯学术的角度,也从一个实际从业者、实际管理者角度看问题,有利于形成务实求真的科研精神。

当谈及科研方面的心得和经验时,余东华教授提出四点:第一,要有“坐冷板凳精神”,能够抵制住现代社会中各种各样的“电子诱惑”,提升个人自制力和自控力。第二,要有“钉钉子精神”,注重凝练自己的研究领域,长期坚持相近的研究方向,做一个长期主义者,不要跟风,也不要浅尝辄止。第三,要有“水滴石穿精神”,注重平时积累和长期坚持。科研工作者往往是每天收获一点,慢慢积累,才有可能在某个领域有所突破。科学研究是马拉松,不是百米跑。第四,要有“抬头看天精神”,及时关注国家的重大战略和社会热点需求。做科研,不能只蹲守在“象牙塔”里,要关切社会、关切国家、关切民生,做有现实意义的科研。

在与学生相处方面,余东华教授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他戏称自己是“阎王型”与“菩萨型”相结合的导师,对学生的要求是“有张有弛”。在学业上当“阎王”,严格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当“菩萨”,做学生的好朋友。在余东华教授的精心栽培下,他指导的硕士生、博士生中先后有20多人获得国家奖学金,10多人获得省级优秀学位论文奖。

他始终坚定地认为:“高校老师还是要以教学安身,以科研立命”。


上一篇: 经院学者|山东省政协常委侯风云教授:只要对人民、对社会发展有利,就要义无反顾去做

下一篇: 经院学者|臧旭恒教授:读读书,再教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