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闲聊特区
中国经济还能继续繁荣下去吗?
2008年08月30日 00:29 hjy 点击:[]

链接:

新华社解读当前经济发展五大热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到3.33∶1|

在对中国的经济前景预期上,全球投资者从未存在如此巨大分歧。随着中国股市今年迄今下挫56%,且GDP增长连续4个季度下滑,市场对于中国增长及对资源需求的可持续性提出了诸多置疑。

中国经济的确处在一个转折点。在历经数年的两位数增长后,在政策日程表上对于经济大幅下挫的担忧取代了对于经济过热的担忧。预计GDP增长将温和放缓,出口商正忙于应对不断飙升的成本及日益疲软的全球需求。国内经济方面,一系列近期数据表明,从房地产直至汽车等重要经济领域正在呈现周期性下滑。

面对越来越多有关中国这个世界最大的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放缓的证据,全球投资者正重新评估中国繁荣背后的因素,并研究其对商品需求及曾经受益于中国增长的公司的意义。

我认为:

——随着外部需求疲软及中国出口领域经历结构性转型,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可能将逐步减少,这意味着GDP两位数增长的年代已临近尾声。结构性低通货膨胀率的年代亦一去不返——薪金增长与能源成本管制的逐步放开将使得通货膨胀率不断上扬。

——尽管经济增长放缓且某些领域出现周期性下滑,但中国对于工业商品的需求仍将保持强劲,雄心勃勃的基础建设计划为此提供了支持。由于中国中游加工商面临价格控制,最能从中国增长中受益的是那些拥有获得原材料特权及较低成本结构的领先全球资源公司 (而且重要的是,具有对清晰市场信号作出反应的能力)。

——中国公司业绩则前景各异。中国领先银行的利润位居全球行业之首,但中国的精炼商、发电商及房地产公司则正在经历利润大幅下滑。

(摩根大通证券部主席 李晶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上一条:宋鸿兵:何为优质货币? 下一条:中行已为次贷减值准备207亿

关闭

本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无任何商业目的。
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邮政编码:250100
联系电话:86-531-88364625 传真:86-531-88571371 电子邮箱:econ@sd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