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28交大总裁班
在较长一段时间里,互联网在金融领域的探索与传统金融机构各自平行发展,互不相扰,佼佼者在各自的领域单打独斗。如今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基金、银行、券商等机构也加入了这场互联网金融大战。今天为大家总结近年来这两大对手在10个领域的对决与合作,展现其中的革新与冲击。
2003年支付宝诞生,在此之前网络交易之间的付款主要依赖银行间转账或是同城当面交易。2010年,“超级网银”横空出世,业内人士说的对第三方支付行业的“毁灭性冲击”。不过目前也只是与第三方支付的对接,是上下游的对接,而不是竞争对手的碰面。
2010年,“开户就送炒股机”,一度被视为高端的券商营销模式。但互联网在此时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市面上手机炒股软件很多,从安装到使用都是免费的,为股民减少了很大的使用成本,同时还省了多一台机器的麻烦。一些软件商还开发出了自家的“炒股手机”,不久后,炒股机已经失宠。
2011年起迫于竞争,银行在网银推出专属理财,目的是吸引高净值客户、减少柜台压力。后来,有多家银行意识到互联网理财巨大市场,纷纷想把理财产品搬到淘宝店上销售,最终因未获监管层首肯而流产。
多家银行都开设有信用卡商城,但价格高、品种少使其沦为鸡肋。而在互联网金融领域,针对个人信用的“虚拟信用卡”并非新鲜事。2014年初推出的“京东白条”其实就是一种个人的小额信用贷。京东不选择与银行合作,显然是考虑到了支付宝“虚拟信用卡”迟迟难以真正落地的前车之鉴。
虽然,倒闭和跑路的传闻时有发生,P2P网贷已达到约800家。目前已有两家P2P网贷平台申请成为民营银行,可以看到互联网企业向线下传统金融业扩张的野心。
银行也成为这个领域的抢食者。平安银行于2011年打造了陆金所,提供有担保的可投资项目。
余额宝火箭般的规模串升速度足以让银行感到紧张。
于是,不少银行接连推出银行版“余额宝”,与互联网类余额宝产品十分类似。但银行过早推出类似产品只能加速自己储蓄存款的分流。这被普遍分析为银行的“自我革命”和“自废武功”,所以推广的积极性不高。
2013年“双十一”,17家基金公司与9家保险公司在淘宝开设了旗舰店。
基金第三方销售机构借助网络卖基金,其销售额主要取决于市场。2013年,基金第三方销售机构的销售额迅猛增加,其市场份额一些甚至倒贴卖基金,尽管卖出的是不怎么赚钱的货基,但第三方意在掌握更多客户资料,争得更多市场话语权。
2000年以后,随着平安率先推出官网直销渠道,各个险企先后开设保险商城或保险超市,网销概念渐热。2013年9月,平安、阿里巴巴和腾讯联手打造的首家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开业。
面对来自电商、第三方支付公司强劲挑战,银行也不断推出网上支付、手机钱包等创新应用。各家银行实际上早已意识到了未来移动支付的重要性。作为移动支付、互联网支付的另一条路径,多家银行已经在和电信运营商合作。
互联网金融大战已从银行、基金蔓延到券商领域,掀起券商经纪业务价格战。
目前我国不同城市之间的券商佣金水平存在巨大差异,不少三、四线城市的营业部,甚至还在按照千分之三顶格收取佣金,直接影响了投资者的收益水平。2月20日,国金证券与互联网公司联合推出在线开户业务,主打万分之二的低佣金吸引客户,这掀起了券商之间的“佣金战”。
从以上案例不难看出,互联网正成为传统金融行业强有力的推动者,两者在多个领域都在即竞争又融合渗透,我国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基本上还是处于政策空白期,这种挑战和竞争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在长期的金融发展过程中会发生鲶鱼效应。促进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共同向前发展。
(摘自“网易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