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闲聊特区
【独家】对“亮点”视而不见,就看不懂中国经济
2016年01月21日 17:25 hjy 点击:[]

原创2016-01-20评论员丨陈爱海央广天下财经央广天下财经央广天下财经[img][/img] 微信号 CNRTXCJ

功能介绍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栏目。丰富及时的新闻资讯、简洁到位的财经解读及背景分析。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财经广播,也是唯一一套覆盖全国的财经专业媒体。

十二五收官之年,中国经济交出了一份什么样的答卷?昨天,年度“成绩单”揭晓,“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仍然是关键词。

但是有人并不这么看。数据一公布,互联网上充斥着“GDP增速创下25年新低”“中国经济转型只是看上去很美”“断崖式下跌”“全面滑坡”“非常难看”,诸如此类,言语中透出明显夸大、甚至刻意营造的悲观情绪。

还有拿具体数字对比说事儿的:2015年发电量1968年以来首次年度下滑,粗钢产量1981年以来首次年度下滑,煤炭产量连续第二年下降……说的倒都是实情,但就是只谈问题,不说亮点。

从最新公布的“成绩单”看,2015年中国经济的各门功课确实并非都是“优良”。比如,GDP同比增速从一二季度的7%,到三季度的6.9%,再到四季度的6.8%,处于下行通道;再比如,投资增长乏力、企业利润下降、实体经济困难有增无减、通缩压力加大等等,问题不少。

谈问题可以,但不能有意无意地忽略亮点。看这份中国经济“成绩单”,同样不乏亮点。最明显的亮点之一是,2015年,服务业占比首次真正意义上占据“半壁江山”,达到50.5%。从2013年三产首度超过二产,到2015年三产占比超过五成,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在短短两年就迈出两大步。第三产业占比提升,单位GDP耗能减少,用电量必然下降,这也回答了为什么用电量下滑不值得大惊小怪。

另一大亮点是消费。刚刚过去的这一年,消费成为绝对“顶梁柱”,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6.4%,比上年大幅提高15.4个百分点。过度依赖外需和投资,多年来一直深受诟病,如今出现这样的可喜变化,不正是中国经济的亮点吗?

客观地看2015年的中国经济成绩,类似的亮点还有不少。比如就业年度目标提前完成,比如城乡居民收入跑赢GDP,比如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快速发展……梳理这些亮点,倒不是说没有问题了,关键是,不能只看问题,还要看到亮点。而那些唱空、唱衰中国经济的媒体、机构、学者,大多偏偏只看到问题,对中国经济的亮点视而不见。这样只看一面、不看另一面,就难免偏颇,就难以看懂中国经济。如果说这些言论是“姑妄言之”,那我们也只能“姑且听之”了。

上一条:世界工厂地位衰落:中国经济六大困局 下一条:今夜无眠,全球进入危机模式!中国逆火而行!

关闭

本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无任何商业目的。
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邮政编码:250100
联系电话:86-531-88364625 传真:86-531-88571371 电子邮箱:econ@sd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