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网络资源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解读! 将如何影响你我生活?
2016年01月27日 19:25 hjy 点击:[]

2015-12-23交大总裁班交大总裁班交大总裁班[img][/img] 微信号 sjtuceo

功能介绍 交大总裁班是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所属的专注于“金融+”和“互联网+”两大主题的高端培训中心,欢迎您的加入!

来源:长江人、新华社

每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判断当前经济形势和未来宏观政策走向最权威的风向标,因此一直被市场人士所关注。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8日至21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李克强均作重要讲话。为期四天的工作会议都谈了什么?本文将为你梳理出满满的干货。

经济工作五大任务 四大改革

会议认为,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实行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战略上坚持持久战,战术上打好歼灭战,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五大任务: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第一,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要依法为实施市场化破产程序创造条件,加快破产清算案件审理。要严格控制增量,防止新的产能过剩。

第二,帮助企业降低成本。要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打出“组合拳”。要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要降低社会保险费,研究精简归并“五险一金”。要降低电力价格,推进电价市场化改革,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

第三,化解房地产库存。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扩大有效需求,打通供需通道,消化库存,稳定房地产市场。

第四,扩大有效供给。要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降低企业债务负担,创新金融支持方式,提高企业技术改造投资能力。

第五,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对信用违约要依法处置。要有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做好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置换工作,完善全口径政府债务管理,改进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办法。坚决遏制非法集资蔓延势头,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妥善处理风险案件, 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四大改革举措 重大牵引作用

会议强调,要加大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推出一批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改革举措。

要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

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尽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股票市场,抓紧研究提出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方案。

加快推进银行体系改革,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加快发展绿色金融。

加快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个人账户,要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保基本、强基层的基础上,着力建立新的体制机制,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十大关键词

关键词一:新常态

稳中求进 经济发展中高速增长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会议对我国经济面临的整体形势判研指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这是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作出的重大判断。

会议认为,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基本面是好的,潜力大,韧性强,回旋余地大,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特别是结构性产能过剩比较严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认为,要看到经济稳中求进的积极成效,为未来工作增加信心,看到风险点和不确定性,把稳中求进的好的势头保持下去,使得经济发展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能够比较稳定。

关键词二:供给侧改革

五大政策支柱

会议强调,明年及今后一个时期,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相互配合的五大政策支柱。要用新思路新举措深挖内需潜力,持续扩大消费需求,发挥好有效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的关键作用,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

第一,宏观政策要稳,就是要为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实行减税政策,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率。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为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第二,产业政策要准,旨在推动形成新的增长点,坚持创新驱动以激活存量、补齐短板。

第三,微观政策要活,旨在完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潜力,提高有效供给能力,通过创造新供给、提高供给质量,扩大消费需求。

第四,改革政策要实,加大力度推动改革落地,把握好改革试点,调动地方积极性,发挥基层首创精神。

第五,社会政策要托底,就是要守住民生底线。

关键词三:去产能

壮士扼腕 聚焦传统过剩产业

会议提出五大任务,其中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居于首位。

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要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置的办法,研究制定全面配套的政策体系,因地制宜、分类有序处置,妥善处理保持社会稳定和推进结构性改革的关系。资本市场要配合企业兼并重组。要尽可能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做好职工安置工作。要严格控制增量,防止新的产能过剩。

关键词四:房地产去库存

打组合拳 五大措施改革助力

十八大后召开的3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未明确提及“房价”,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明确提及“房价”。为提高住房需求,实现去库存目标,中央提出五大措施:

一是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方案。允许农业转移人口等非户籍人口在就业地落户,使他们形成在就业地买房或长期租房的预期和需求,意在提高对商品房的购买和租赁需求,也暗示未来新市民将是地产库存消化的重要力量。

二是要明确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方向。以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为主要出发点,以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为主要方向,把公租房扩大到非户籍人口,此举与12月1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农民工市民化”、“扩大有效需求”的表述相一致,意在提高对公租房的需求。

三是发展住房租赁市场。鼓励自然人和各类机构投资者购买库存商品房,成为租赁市场的房源提供者,鼓励发展以住房租赁为主营业务的专业化企业,意在通过提高租房供给间接增加购房需求,未来房企从售房转变为租房商或称为一种创新的库存消化模式。

四是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主动降价。开发企业应顺应市场规律调整营销策略,适当降低商品住房价格,促进房地产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此举意在鼓励房地产企业主动降低库存。

五是取消过时的限制性措施。这或许意味着在部分有效需求不足、库存较高的城市,“限购”、“限贷”、首套房认定标准、二套房首付比例等行政性限制措施,会逐步放松甚至取消,改善性需求或得到释放。

关键词五:财政

提高赤字率应结合供给侧管理

会议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实行减税政策,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率,在适当增加必要的财政支出和政府投资的同时,主要用于弥补降税带来的财政减收,保障政府应该承担的支出责任。

关键词六:去杠杆

防化化解金融风险 推进地方政府债务置换

去杠杆方面,会议强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对信用违约要依法处置。要有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做好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置换工作,完善全口径政府债务管理,改进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办法。要加强全方位监管,规范各类融资行为,抓紧开展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非法集资蔓延势头,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妥善处理风险案件,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的底线。会议还提出,抓紧研究提出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方案。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认为,接下来,去杠杆一方面是通过加大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另一方面是通过发展直接融资,改善企业融资环境的同时,降低企业的杠杆水平,包括后续注册制的推出,也在去杠杆的政策范畴之中。

对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曾刚表示,2016年,金融风险防范将主要集中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金融体系交叉风险、民间融资风险等三个方面。

关键词七:降成本

简政放权 施行结构性减税

会议指出,要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打出“组合拳”。要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进一步清理规范中介服务。要降低企业税费负担,进一步正税清费,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营造公平的税负环境,研究降低制造业增值税税率。要降低社会保险费,研究精简归并“五险一金”。要降低企业财务成本,金融部门要创造利率正常化的政策环境,为实体经济让利。要降低电力价格,推进电价市场化改革,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要降低物流成本,推进流通体制改革。

关键词八:国企改革

加快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

推进结构性改革,必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要加大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推出一批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改革举措。要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

在调结构、化解过剩产能方面,因国企在相关行业占比最大故将成为改革主体。可以说,2016年将是国企的供给侧改革年。

对于国企去产能和解决僵尸企业,主要可有五大路径:一是从解决僵尸企业入手,关停并转,用产权转让、关闭破产方式加快清理退出;二是剥离出来,重组合并,重新配置资源;三是用“腾笼换鸟”的思路去换产品、换技术,换新的运营方式,提供有效供给;四是扩大出口,开辟新的市场,从需求端加快去产能;五是加快产能输出,在供给端消化产能。

而在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方面,本次会议围绕“结构调整”的主题,重点强调了“加快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和“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说明这两项工作将是明年国企改革的重中之重。尤其是两类公司的定位即通过“三个一批”调整行业结构,故将是明年工作的当务之急。而垄断行业改革则将以石油天然气、电力电信等行业为主。

关键词九:对外开放

注重高水平双向开放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扩大对外开放,要更加注重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

会议指出,要继续抓好优化对外开放区域布局、推进外贸优进优出、积极利用外资、加强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加快自贸区及投资协定谈判、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等工作。要改善利用外资环境,高度重视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高度重视保护知识产权,对内外资企业要一视同仁、公平对待。要抓好“一带一路”建设落实,发挥好亚投行、丝路基金等机构的融资支撑作用,抓好重大标志性工程落地。

关键词十:民生

注重精准帮扶与政策托底

在我国扶贫攻坚进入关键决战时期的背景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保障改善民生突出了经济帮扶和政策托底。

会议提出,要更加注重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帮扶。而社会政策要托底,则是要守住民生底线,要更好发挥社会保障的社会稳定器作用,把重点放在兜底上,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公共服务。

针对如何打好脱贫攻坚战,会议指出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加大资金、政策、工作等投入力度,真抓实干,提高扶贫质量。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有哪些“干货”与你我息息相关?

房地产:取消过时的限制性措施

会议提出,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扩大有效需求。允许农业转移人口等非户籍人口在就业地落户,使他们形成在就业地买房或长期租房的预期和需求。以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为主要出发点,以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为主要方向,把公租房扩大到非户籍人口。鼓励自然人和各类机构投资者购买库存商品房,成为租赁市场的房源提供者。要取消过时的限制性措施。

近期,中央多次提及房地产库存问题,其重要性可见一斑。随着相关政策的逐步落实,或将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享受公租房或将不再受户籍的牵绊,更多的房源或将走向市场,更多城市或将取消限购政策,“购租并举”等制度让“居者有其屋”的梦想并不遥远。

遏制非法集资

会议提出,坚决遏制非法集资蔓延势头,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妥善处理风险案件,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随着收入增加,居民对于财富保值增值的需求也在增加。这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以高利息为诱饵,打着“理财”的幌子,或披着互联网“外衣”,非法吸收公众资金。近年来,“卷款跑路”“存款失踪”等风险事件屡屡发生,不仅扰乱金融市场秩序,还损害投资者权益。规范各类融资行为,打击非法集资,将帮助百姓守护好“钱袋子”,维护地方金融秩序和金融稳定。

去产能: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

会议提出,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要提出和落实财税支持、不良资产处置、失业人员再就业和生活保障以及专项奖补等政策,资本市场要配合企业兼并重组。要尽可能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做好职工安置工作。

化解过剩产能是中国经济调结构必须迈过的“坎儿”,也会多少影响到在相关行业工作的职工。去产能也要兼顾社会稳定,本着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的方向,将最大程度地保护职工权益,稳定就业,稳妥过度。

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会议提出,要打好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加大资金、政策、工作等投入力度,真抓实干,提高扶贫质量。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全面小康是全体人民的小康,不能有人掉队。按照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要求,扶贫工作将稳步展开。未来5年,我国将使现有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

会议提出,要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保基本、强基层的基础上,着力建立新的体制机制,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中心城市大医院人满为患,而许多中小医院门可罗雀,基层群众看病不堪奔波之苦。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药品价格将越来越合理,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逐步提高……百姓“病有所医”的愿望正在变为现实。

加快自贸区及投资协定谈判

会议提出,要继续抓好优化对外开放区域布局、加快自贸区及投资协定谈判。

日前,中韩和中澳自贸协定正式生效,为中国同亚太国家签署双边自贸协定提供了范例。至此,中国已签署并实施的自贸协定共14个,涉及22个国家和地区,自贸伙伴遍及亚洲、拉美、大洋洲、欧洲等地区。

随着自贸区向零关税、零壁垒靠近,百姓能够享受的实惠也越来越多,比如一些化妆品不需要再找海外代购,出国旅游更方便,可以欣赏更多的中外合拍影视精品,可以随时品尝到外国的“土特产”……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会议提出,坚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依靠改革创新加快新动能成长和传统动能改造提升。

当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在形成一股新浪潮。不过,在创业之初,不少创业者仍面临着资金成本、税费负担高企等困扰,需要低价优质的创业创新服务平台和发展空间。

会议还提出,要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打出“组合拳”。

可以想见,随着会议措施逐步落实,明年将有越来越多的创业者焕发出活力,创客“孵蛋”将愈发有底气。

保障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会议提出,要继续抓好农业生产,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口粮安全,保障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加强农业现代化基础建设,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把资金和政策重点用在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及农产品质量、效益上。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过去几年,得益于农产品产量的增加、价格的提高和工资性收入的增长,我国农民收入快速增加。未来,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让农民在产业链上分享更多收益。

阅读

举报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上一条:SDR:第六代国际体系的发轫与中国的投名状 下一条:如何理解供给侧改革

关闭

本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无任何商业目的。
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邮政编码:250100
联系电话:86-531-88364625 传真:86-531-88571371 电子邮箱:econ@sd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