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8月20日 14:27 《证券导刊》
李紫晗
06年熊去牛来之时,有人预言2245点必破。这被当作典型的疯子。当然,后来证明“疯子”对了。于是有人又在2500点时预言3500点才是正常。照例被骂做疯子。再后来有人预言“5000点不是高点”,“8000点没问题”乃至“10000点也有理论支撑”等等。这反倒被默认做正常思维了。至于罗杰斯这个糟老头子将“白金五年”、“黄金十年”,变成了骇世听闻的“牛市八十年”,就显得太科幻了。
关于预言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所谓“未卜先知”之说,而另一种则是根据现有的事实,对未来作出某种预测。前者是行鬼神之事,迷信不得。现在全世界都在谈“理性”,谈这个就显得格格不入了。所以只说后者,才算得顺应潮流。
但现在的问题是怎样才算事实?有事实的预言是不是都没问题?我们在相信谁?
拿前面提到的股市来说,在3500点时到处都在争论是否存在泡沫。到了4300点时争论更甚。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煞是热闹!反而当股指来敲5000点的门时,股市专家、经济学家、庄家、隔壁胖婶等等都一齐沉默。凤凰卫视财经评论员朱文晖在谈到大陆股市时说得真切,他说现在两市一天成交量动辄就是两三千亿,恐怕这也是没有想到的,所以,要形容的它话就是一个疯狂,火热疯狂。但是另外一点就是大家对这个股市的评价,特别是原来给它泼冷水的人,现在它又是一个冷,叫做噤若寒蝉,谁都不敢表态,比如说在博鳌论坛上,樊纲他也不敢说,他说要评价内地股市有没有泡沫,这是个高难度的问题。林毅夫与成思危也不敢说,我一向觉得股市是有泡沫的,现在我也不太敢说它真有泡沫,因为你错了嘛,人家还在涨你说有泡沫,从两千多点,涨到三千七百点,而且各种各样的支持它的理论都出来了。所以现在的股市不管你怎么预言,没人敢说你不对。全民可参与。看来股市不仅能产生大泡泡,更能催生大预言家。我记得小时候赶集,围在一帮耍猴戏的人群外,人声鼎沸,锣鼓喧天,看不清楚(其实压根儿就没挤进去),但已知不是一般的热闹!
人是很容易给自己的行为找理由的。恰好股市涨跌有很多不可确定因素,是很适合做各种预言的。当你无法找到你需要的事实时,你唯一的选择就是“预言”。反正有人给你准备好了各种理由。真不真实不要紧,但遮羞足够。有声音说散户炒垃圾股要不得,要挤一挤泡泡!于是说市赢率有怎么怎么高,风险又怎么地大,投机是怎么地不对------好了,5.30后大家就下来。挤挤更健康!配合一下。于是预言又起,要回到到2800或3000点才“理性”。随后大家纷纷跳着留出空间。大家余惊未了,发现大盘“呼哧”一下又飙上去了。自己手里连个站票都没捏着。回神过来,原来“挤挤更健康”是要让大机构、大资金健康地挤进去!与挤公车一个道理,不下怎么上?只是还有一点很不舒服,就是有预言家在鼓噪:价值投资,牛市不言顶。当然,各个“理性”的论点比天上的星星还多。
借古观今,预言从来不可轻信。如:陈胜、吴广起义前夕,让人在鱼腹中塞入“陈胜王”的帛书和在神祠边丛林中呼叫“大楚兴,陈胜王”;白莲教教主韩山童宣扬“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预言,并派人凿了一只眼的石人埋人将开挖的河道,借此引发了元未农民起义。
读史使人明智!这不禁令人茅塞顿开!原来预言有这样的妙用!跟现在股市的预言一样,只有识别、剔除这些事后编造的“预言”,才能进一步探究预言背后的故事。联想到股市前前后后的新奇预言,我在想,其实股市与现在这股指一样,独来独往、高高在上,才不落俗呢!预言只不过是恰当的人群在合适的时间玩的智商游戏。
|
上一条:一个美国经济学家的惊天大预言[推荐]
下一条:央行历次加息时间及对股市影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