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27日 07:00:25 中财网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中心主任祁斌昨日在上海举行的"2007招商证券论坛"上指出,为解决资本市场结构性问题,将加快蓝筹股上市步伐,并积极探索境外企业在境内上市的战略措施。
据悉,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中国资本市场稳健发展与持续繁荣"。祁斌表示,目前资本市场的结构性失衡问题比较突出,新股发行速度尤其是绩优大蓝筹股的规模偏小,仍然满足不了投资者的需求,因此需要采取多方面措施发展资本市场。
祁斌称,一是要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增加有效供给,繁荣主板市场,吸引海外上市公司回归,探索境外企业境内上市。继续推进中小板市场发展,增强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加快创业板的建设。在创业板实施更加创新的发行制度、交易制度,提高市场活跃程度、监管力度。二是要加快债券市场的发展,有利于提高直接融资比例改革发行体制,建立健全信用责任机制,统一互联交易市场。三是投资者教育任重道远。目前,投资者的风险意识远远不够,市场主体应重视和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培养他们的风险意识,并保护投资者的权益。
祁斌还表示,影响资本市场运行的外部因素正在增加,随着大盘蓝筹股的上市,资本市场对宏观经济的反应更明显。市场同时面临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与国际金融市场关联度增加,迫切需要建立监管协调风险应对的机制。(东方早报)
证监会高官:结构失衡 中国国资本市场稳定性有待提高
在昨日举行的"中国资本市场稳健发展与持续繁荣"的论坛上,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祁斌表示,我国资本市场仍然存在着结构失衡,基本约束机制不足等问题。市场的持续稳定运行的基础仍不牢固,稳定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祁斌在发言中认为,这一结构性失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市场总体结构失衡,证券产品供应不足。一直以来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仍以股票市场为主,债券市场发展比较落 后。近期随着股票市场的快速发展,对证券投资的需求空前高涨。但由于上市资源的培育需要一定的过程,创业板也尚未建立;大型国有企业上市公司股票占总市值比重较大,但实际进入流通率过少等原因,导致在股票市场上,新股发行速度规模仍然满足不了投资需求的增长。
在债券市场上的产品不足表现为,不仅债市整体规模过小,另一方面债券市场本身的结构也不平衡,公司债券占了债券市场的总体规模不到10%。此外,我国市场的股指期货、股指期权等金融衍生品以及资产证券化产品和房地产基金产品等尚未推出,更是令各类投资者的多种投资需求无法得以满足。
二是我国市场的基本约束机制较弱,市场主体需要进一步培育。祁斌认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不完整的大背景下,我国资本市场尚未形成真正的资本约束机制。主要体现在,市场价格对企业行为约束还不够有效;市场化的筛选制和退市制度有待健全;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活动仍显现出较强的行政干预特征。这都影响了行业整合和资源类的配置,不利于上市公司做大做强。
同时,我国的机构投资者也有待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大型的机构投资者。祁斌认为我国基金、保险、养老金的发展规模仍然较小。国内养老金制度发展滞后,保险、社保对于资本市场的参与程度不足使得资本市场缺乏长期稳定的资金供给。
三是宏观经济和国际市场的变化对市场稳定运行的影响已日益显著。宏观经济运行和金融转型对市场影响增大,特别是更多的大盘股上市,使得资本市场与宏观经济的联系日趋紧密,经济晴雨表的作用开始显现。市场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后,经济发展状况的改变、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要素价格的变化均可能对股票市场引发冲击,从而引发市场波动。而外部金融动荡对我国资本市场冲击的可能性也正在加大,表现为长期性和突发性特点。因此,祁斌认为,中国的资本市场正迫切需要建立和健全监管协调和风险应对机制。
在发言中,祁斌还建议,通过"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增加有效供给;夯实市场基础,培育金融产业;进行投资者教育"这三方面来积极推动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上海证券报 黄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