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新闻评论
证券日报:新分红规则重铸市场理性
2008年08月29日 12:01 hjy 点击:[]

2008年08月25日 07:17证券日报【】 【打印

8月22日晚,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若干规定的决定(征求意见稿)》,提出了四大措施完善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制度。对两市1500多家上市公司来说,此举意味着管理层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分红机制,打造理性市场的决心。当责任与义务对等成为市场守则,我国股市就将迎来真正的理性投资时代。

市场:走向成熟的序幕

现金分红在国外成熟资本市场一直是一种惯例,是吸引投资者做长线投资的最大砝码之一。在美国等成熟发达的证券市场,投资者进入股市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获取上市公司的分红。既定且透明的现金分红,则是上市公司最主要的红利支付方式。有数据显示,不少美国上市公司将税后利润的50%—70%用于支付红利。

反观中国股市,则更像是一个投机者的逐鹿场,以获取分红为主要目标的价值投资一直难入主流。这在最近的这一波牛市行情中,依然没有大的改观。

与中国宏观经济此轮高增长周期同步,作为“经济晴雨表”的中国股市近两年来迎来了一轮大牛市。期间,IPO、上市公司再融资均创下历史记录。然而,在很多公司从股市获得发展动力、完成“草莽”变“英雄”的转身之后,回报投资者的后续情节演绎得相对薄弱。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逐步转型,证券市场逐步向国外成熟资本市场看齐已是大势所趋,而在上市公司分红机制方面引入成熟市场经验也将是必然之选。成熟的市场需要健全的分红机制,正规的分红机制也必将催生规范化的价值投资市场。中国股市正走向与世界资本共舞的国际化大舞台,各项游戏规则都将进一步完善,建立健全分红机制是其中重要一环。

公司:要机制,更要智慧

证监会三令五申规范企业分红制度给国内上市公司提出了更高要求。国内上市公司对于如何从资本市场融资已经驾轻就熟,但学会接受并实践为股民提供长期性、制度化的分红,将是一次新的考验。毕竟,上市公司忽视分红的背后不仅是分红机制的不健全,更是其持续发展理念的缺位。

首先,上市公司必须接受分红机制化将是不二之选。随着管理层监管制度的逐步深入和投资者维权意识的逐步觉醒,不愿意分红或者在分红事宜上“拖泥带水”的上市公司将会面临小至投资者诘责、大到市场“翻脸”的诸多后果。如果一家公司想要长期在投资者心中站稳脚跟,分红周期和比率的机制化将不可避免。

其次,分红的本质是利润。这意味着企业若想要为股民提供稳定的分红就必须保证企业长期、良性的发展。“逐利”是企业之本,但共享利润不仅需要风度,更需要实力和智慧:如何处理分红与企业后继发展资金的比例?如何就分红事宜与投资者进行沟通,才能保证双赢?成熟的大企业也许无需顾及此事,但对于“入市”不久的中小企业来讲,却不得不小心为之,谨慎待之。

投资者:呼唤理性投资

虽然近几年的牛市让不少投资者得以致富,甚至一夜暴富,但股市的下跌,财富的缩水,几乎让所有投资者都感到,理性市场建设的必要与紧迫。在一个靠实力和规则说话的健全市场,短线投机者也许能渔利一时,但市场偏爱的还是长期投身价值投资领域的理性投资者。

在国内股市,“炒股票”这个词一度很流行,其本质就在于低买高卖。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构成了投资者获利于股市的主要形式,也是吸引更多人投身股市的“诱饵”。这种浮躁心态一度刺激某些投资者赚得盆满钵满,也从另一个角度造成了分红制度被投资者长期漠视的局面。表面上看,低买高卖确实能让人短期致富,但正如巴菲特所言,短线投机者最终会要输在长期利益上。投资者理性价值投资,重视分红而非投身“倒卖”、长期持有而非短线投机、研究基本面而非炒作概念,将成为市场投资行为的新坐标。

上一条:美国经济增长强劲 股市暴涨 下一条:证监会就股市下跌、大小非减持等热点问题答问

关闭

本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无任何商业目的。
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邮政编码:250100
联系电话:86-531-88364625 传真:86-531-88571371 电子邮箱:econ@sd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