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第九章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第二节 图形分析法
2017年03月09日 11:34  点击:[]

一、K线图分析  
  (一)K线图的含义及主要形状
  1.K线图的起源与发展
  K线,俗称为阴阳烛,是一种世界上最古老的图表分析方法。远在十八世纪中叶,日本德川幕府时代,在大孤堂岛的米市交易中,就有人开始运用阴阳烛的图表分析技术。阴阳烛图表制作虽然简单,但却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容。由于阴阳烛分析方法中同时记录了每日的开盘、收盘、最高及最低价格等项资料,远比西方的柱状图完备,因此,当年日本人凭借这种优越的阴阳烛分析技术,成功地进行了米市的交易。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阴阳烛分析技术开始渗入期货市场、外汇市场以及证券市场。尽管在不同的市场中,买卖策略和买卖方式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别,但阴阳烛分析技术在不同的市场中都能表现出极强的测市功能。因此,阴阳烛分析技术多年来一直盛行于海内外,为各类市场中的投资者所喜爱。
  2.K线图的绘制方法
  K线图的绘制比较简单,它由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和最低价四种价格组成。开盘价与收盘价构成了K线的实体,而最高价与最低价则分别组成K线的上影线和下影线。K线实体的长短决定于收盘价与开盘价的差别,而最高价与最低价的高低则决定了上影线和下影线的长短。最高价离K线的实体愈远,则上影线愈长;最低价离实体愈远,则下影线愈长。
  K线实体的颜色要视开盘价与收盘价的具体情况而定。若收盘价高于开盘价,K线实体用白色或红色绘制;若收盘价低于开盘价,K线实体用黑色或绿色绘制。收盘价高于开盘价的K线称为阳线,表示市场处于涨势;收盘价低于开盘价的K线称为阴线,表示市场处于跌势。K线分为日K线、周K线、月K线和年K线几种,分别由日资料、周资料、月资料和年资料进行绘制。个别场合下(例如计算机)还可绘制分时K线图。K线图的形状如图9-1。 

  3.K线图的主要形状及其市场含义
  从K线图的绘制方法中可知,不同的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与最低价绘制出来的K线型态有着极大的差别。不同型态的K线图形反映了不同的市场态势,只有熟悉了各种型态的K线图形才能对市场走势进行正确的分析。以下是K线图的几种最基本的型态(图9-2)。

 

 


图9-2 K线的基本种类

  (1)光头光脚的阳线,即没有上影线和下影线,只有阳实体的图形。这表示开盘价为最低价,股价呈上升趋势收盘于最高价。阳线表示买方的力量占据优势,阳线越长,这种优势越明显。
  (2)光头光脚的阴线,即没有上影线和下影线,只有阴实体的图形。这表示开盘价即是最高价,股价一路下跌,收盘于最低价。阴线说明卖方的力量占据优势,阴线越长,这种优势越明显。
  (3)光脚阳线,即由上影线和阳实体组成的图形,没有下影线。这种图形说明开盘价为最低价,开盘后股价攀升逐渐受到卖方的压力,到最高价处上升势头受阻,价格掉头回落,但收盘价仍比开盘价高。这种图形表示总体上买方的力量比卖方强,但是在高价位处卖方占有优势。这种图形属上升抵抗型。买卖双方力量的对比可以根据上影线与实体长度的比例来判断。实体越长,上影线越短,说明买方的优势越明显;反之,说明买方的优势越弱。在上升趋势的后期,出现上影线很长,阳线实体很短的图形,往往是上升趋势疲软、逆转的前兆。
  (4)光头阳线,即由下影线和阳实体组成的图形,没有上影线。这种图形表示开盘后,价格一度下探,在最低价位处得到支撑,然后一路上扬,在最高价位收盘,图形属先跌后涨型。图形说明买方经受了抛盘的压力,开始显示出优势。双方力量的对比可以从实体与下影线的长度的比例中看出来。实体越长,买方的优势越明显。
  (5)光脚阴线,即由上影线与阴实体组成的图形。这种图形表明开盘后,价格曾经上升,在最高价位处受阻回落,在最低价位处收盘,属于先涨后跌型的图形。这种形态说明卖方的力量占优,使得买方抬高股价的努力没有成功。实体部分越长,影线越短,表示卖方力量越强。
  (6)光头阴线,即由下影线与阴实体组成的图形。它表示开盘后,价格顺势下滑,在最低价位受阻后反弹上升,但收盘价仍低于开盘价,为下跌抵抗型的图形。这种图形说明,开始阶段卖方的力量占优,但是在价格下跌的过程中,卖方力量逐渐削弱。在收盘前,买方力量稍稍占优,将股价向上推动。但从整个周期看,收盘价没有超过开盘价。买方的力量仍占下风。实体越长,表示买方力量越弱。
  (7)有上下影线的阳线,即带有上下影线,实体为阳线的图形。这是一种价格震荡上升的图形。在总体上,买方力量占优,价格有所上升。但是,买方在高价位处受到卖方的抛压形成上影线;在低价位区,卖方的力量并不占优,因而形成了下影线,对于买卖方优势的衡量,主要依靠上下影线和实体的长度来确定。一般来说,上影线越长,下影线越短,实体越短,越有利于卖方;上影线越短,下影线越长,实体越长,越有利于买方。
  (8)有上下影线的阴线,即带上下影线,实体为阴线的图形。这是价格震荡下挫的形态。虽然总体上卖方力量占优,但是买方在低价位区略占优势,遏制了价格的跌势,形成了下影线。上下影线越长,表明买卖双方的较量越激烈,股价上下震荡较大。如果实体部分的比例越大,则说明卖方的优势越大;反之,说明双方力量的差距较小。
  (9)十字形,即只有上下影线,实体长度为零的图形。它表示开盘价等于收盘价,买卖双方的力量呈胶着状态,当影线较长时,说明双方对现行股价的分歧颇大,因此,这种图形常常是股价变盘的预兆。
  (10)T字形,即由下影线和长度为零的实体组成的图形。它表示交易都在开盘价以下的价位成交,并以最高价收盘,属于下跌抵抗型,说明卖方力量有限,买方力量占有优势,下影线越长,优势越大。
  (11)倒T字形,即由上影线和长度为零的实体组成的图形。它表示交易都在开盘价以上的价位成交,并以最低价收盘,属于上升抵抗型,说明买方力量有限,卖方力量占有优势,上影线越长,优势越大。
  (12)一字形,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形状。它表示全部的交易只在一个价位上成交。冷门股可能会产生这种情况,或者在实行涨跌停板制度下,开盘后直接到涨跌停板,并维持到收盘时,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总而言之,指向一个方向的影线越长,越不利于股票价格今后向这个方向变动。
  单根K线图只反映了一天、一周或一个月内供求力量的对比。进行几根相邻的K线图的组合分析,往往能从价格的连续变化中,动态地反映供求力量的消长。技术分析家经常用几个月甚至数年的日K线的变化来分析股价中长期的趋势。
  (二)K线图的组合应用
  熟悉了单根K线的价格走势特点后,可尝试着将两根、三根、多根K线结合起来分析行情。由于K线的种类较多、每种K线依其实体和影线的长短不同又有变化,再将两根至多根K线组合起来分析,可变幻出几十种甚至上百种不同的组合。对K线的判断和应用,可掌握以下几条原则:
  1.分析实体的长短。阳线的实体越长,买方的力量越强;阴线的实体越长,卖方的力量越强。两根或三根K线组合在一起时,如果同是阳线,且后面的阳线实体与前面的阳线相比,一根比一根长,表明买方占绝对优势,股价涨势还将增强;如果后面的阳线与前面相比.渐次缩短,表明买方气势已开始减弱,股价涨幅有限。如果同是阴线则相反,两根或三根阴线,后面比前面的长,卖方势强还会进一步打压股价;阴线渐次缩短,卖方力量开始衰退,股价下跌势头趋缓。
  2.分析上影和下影的长短。上影长,说明买方将股价推高后遇空方打压,上影越长,空方阻力越大;下影长,说明买方在低价位有强力支撑,下影越长,支撑力越强。
  3.两根、三根K线的相互关系。如果紧连的两根或三根K线,分别为阳线或阴线,则要注意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着重比较收盘价的相对关系。以两根K线为例,如果第一根是阴线,第二根为阳线,要看第二根K线的收盘价是否高于第一根K线的收盘价,是否超过第一根K线实体的50%,是否高于阴线的开盘价,是否将前一日阴线全部包入,阳线收盘价位置越高,表明买方力量越强。如果第一根是阳线,第二根是阴线,则看阴线的收盘价是否低于阳线的收盘价,是否低于阳线实体50%,是否低于阳线的开盘价,即将前一日阳线全部包入。阴线收盘价越低,卖方力量越强。三根或多根K线组合也可依上述办法分析。
  4.分析K线是否组成某一形态。多根K线组合分析,要注意是否已组成某一反转或盘整形态,若已组成形态,则应按形态特点分析,而不必过于拘泥于K线的关系,但特别要注意突破形态的K线,如以大阳线向上突破或大阴线向下跌破,加上量的配合,是明确的信号。
  5.分析K线在一个较大行情中的位置。分析K线也要胸有全局,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特别要注意高价圈和低价圈中出现大阳线、大阴线和十字转机线,要将它们放在整个行情走势中分析判断。
  K线组合形态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容,投资者应当在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上,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规律,才能熟能生巧,运用自如。应用K线图组合进行分析时应注意,无论是一根K线,还是两根及多根K线的组合,都是对多空双方争斗的描述,由它们的组合得到的结论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对具体进行买卖股票的投资者来说,结论只是起一种建议的作用,也就是说,结论要涨不一定就涨,而是指今后上涨的概率较大。
 二、趋势分析  
  (一)趋势线
  1.股市中的趋势
  股价波动尽管每日涨跌变化.但在一定时间内总保持着一定的趋势,这是股价的变化规律。
  股价趋势从其运动的方向看,可分为涨势、跌势、水平移动三种。涨势表现为各次级波动的低点一点比一点高,若将过去的各个低点相连,可形成一条向上倾斜的直线,这就是上升趋势线。跌势则表现为各次级波动的高点一点比一点低,将各个高点相连,可形成一条向下倾斜的直线,这就是下降趋势线。水平移动则表现为各次级波动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基本上在同一水平线上或在某一箱形中作横向移动,连接各次级波动的最低点可形成一水平移动线。
  股价的趋势运动并非始终保持直线的上升或下跌,在一个上涨的趋势中,会出现几次下跌的修正行情,但这种修正并不影响涨势;在下跌的行情中途出现几次暂时的回升,同样也不能改变跌势。
  股价趋势从其移动时间看,可分为长期趋势、中期趋势和短期趋势。若干个同方向的短期趋势可形成一个中期趋势,若干个同方向的中期趋势又可形成一个长期趋势。当影响长期趋势的因素作用发挥殆尽,长期趋势不能再延续,就会朝相反方向反转而转变成另一长期趋势。股价运动就如此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2.趋势线的画法
  趋势线的画法有几种:
  (1)基本画法。尽早及尽可能准确地画出趋势线对判断未来股价走势有很重要的意义,问题的关键在于选择两个具有决定意义的点。决定上升趋势时需要两个反转低点,即当股价下跌到某一低价,旋即回升,随后再下跌,没有跌破前一个低点,再度迅速上升,将这两个低点连接成直线就是上升趋势线。同样,决定下跌趋势时以则需要两个反转高点,即股价上升到某一价位开始下跌,随后回升却未能突破前一个高点,再度迅速下跌,将这两个高点连成直线就是下降趋势线。总之,找出最先出现或最有意义的两点是画好趋势线的关键。
  最早的趋势线画出以后,有时不能得到股价的确认,还需作出修正。如果股票价格在画出趋势线后的短短几天内跌破上升趋势线或涨过下降趋势线,说明股价仍在盘整。尚未真正形成趋势。真正趋势的形成是股价变动在一定时期内始终在上升趋势线的上方,甚至始终与趋势线保持一段距离,或是在下降趋势线下方或保持一段距离。通常,过于陡峭的趋势线需要修正的机会较多。
  (2)K线图形趋势线画法。由于K线有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最低价之分,连接K线图形趋势线可按下列原则处理:第一,上升趋势线可连接两根决定性阳线的开盘价或最低价。第二,下降趋势线可连接两根决定性阴线的开盘价或最高价。
  3.趋势线的有效性
  趋势线画好以后,可从以下几方面验证它的有效性:
  (1)趋势线被触及的次数。股价变动中触及趋势线的次数越多,趋势线越可靠,趋势线的支撑及阻力效用越强,一旦被突破后市场反应也越强烈。
  (2)趋势线的倾斜度。趋势线的斜率越大,可靠性越低,阻力作用和支撑作用也越弱,以后很容易被突破或修正。股价变动趋势形成初期如果出现斜率很大的趋势线,即使突破也不会改变股价变动方向,可视为修正。
  (3)趋势线的时间跨度。趋势线跨越的时间越长,可靠性越高,支撑或阻力效力越大。
  4.趋势线有效突破的确认
  趋势线经过一段时间后终会被突破,关键是要及时确认是改变行情变化方向的有效突破,还是因某一偶然因素作用的无效突破。
  (1)收盘价突破。如果在某一交易日的交易过程中,股价曾以最高价或最低价突破趋势线,但收盘价仍未突破趋势线,这种突破不可确认。
  (2)连续两天以上的突破。趋势线被突破后市场价格连续两天以上向突破方向发展,突破有效。
  (3)连续两天创新价的突破。在上升趋势线被突破后,连续两天创新低价或是下跌趋势线被突破后连续两天创新高价,可视为有效突破。
  (4)长期趋势线突破。时间跨度很长的趋势线一旦被突破,说明大势反转的可能性大,股价反向变化的力度强,形成新趋势线的时间跨度也  大。
  (5)与成交量配合的突破。股价从下降的趋势转为上升的趋势,必须要有成交量配合。当股票价格向上突破下降趋势线时,成交量随之放大,为有效突破。但是股价下跌突破上升趋势线则不一定需要成交量增加。当股价向下跌破趋势线后如果跌幅不深,成交量不一定增加,甚至有所萎缩,但是当股价回弹至趋势线下方,成交量明显放大,股价立即快速下跌,可确认上升趋势线已被有效突破。
  (6)趋势线与形态同时突破。趋势线一旦与股价形态同时被突破会产生叠加效应,突破后股价走势力度加大,是一种有效突破。
  (二)支撑与阻力
  1.支撑与阻力的意义
  在一段时间内股票价格会多次出现上升到某一价位就不再继续上升或下跌到某一价位就不再下跌的情况,这就表明股价运动遇到了阻力和支撑。所谓支撑,是指股价下跌到某一价位附近,会出现买方增加、卖方减少的情况,从而使股价暂停下跌甚至反弹上升。所谓阻力是指股价上升到某一价位附近会出现卖方增加、买方减少的情况,从而使股价上涨受阻甚至反转下跌。在股价得到支撑和受阻的价位附近画出的趋势线称为支撑线或阻力线。
  有时股价运动在一段时间内会始终在下有支撑上有阻力的空间内行进,在两条平行的支撑线和阻力线之间形成的区间称之为“轨道”。按股价运动方向,可将轨道分为上升轨道、下降轨道和水平轨道(见图9-3)

图9-3 股价轨道图


  2.支撑与阻力的形成
  股价运动在某一价位水平附近形成支撑和阻力的依据是:
  (1)历史上的成交密集带。股票交易曾在某一区域内出现价格反复波动或交易量巨大的情况,说明在这一区域间换手率高,堆积着大量的筹码,股价再次接近这一区域就会遭到抵抗而形成支撑或受阻。
  (2)百分之五十原则。股价上涨到一定程度,会有投资者卖出而获利了结,下跌到一定程度也会有投资者逢低吸纳,因此,当股价回复到以前大涨大跌行情的百分之五十左右时就成为技术的出货和入货点,形成阻力线和支撑线。
  (3)过去出现过的最高点和最低点。股票价格水平的高低没有绝对标准,都是相对而言的,投资者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将当前的股价与过去曾出现的价格相比。当股价下跌到过去的最低价位区域时,买方会增加大量的买盘使股价站稳,当股价上升到过去的最高价位区域时卖方会增加大量的卖盘形成巨大压力,于是形成支撑与阻力。
  3.支撑与阻力有效性的判断
  在上升轨道中,股价回档至支撑线附近或在支撑线附近盘档,如果此时阳线强而阴线弱,支撑线将有效,股价会反弹并继续上扬。反之,若阳线弱而阴线强,支撑很可能会无效。
  在下降轨道中,股价反弹至阻力线附近或在阻力线附近盘档,阴线强而阳线弱,且成交量没有放大,阻力将有效,股价会再次下跌走软。反之,若阳线强而阴线弱并有大成交量配合,股价很可能会冲破阻力线,结束下跌走势。
  4.支撑与阻力的分析要点
  (1)支撑与阻力的原义就是支撑能止住回档,阻力会止住反弹。一个上升趋势的回档回到支撑线附近将止跌回稳,而下降趋势跌至支撑线附近也可得到支撑不再进一步下跌。一个下跌趋势的反弹回升到阻力线附近将受阻回落,而上升趋势升至阻力线附近也会被止住继续上升的势头。一旦形成了支撑与阻力,投资者可在一定时间内预期未来股价涨跌的界限与区间。
  (2)支撑线与阻力线的突破是有效突破。当股价上升到阻力线遇到阻力而未跌落,在阻力线附近盘旋数日,接着伴随着大成交量而一举越过阻力线,这是决定性的突破,表明股价将有上涨行情。反之,当股价下降至支撑线附近未能反弹,跌破支撑线可视为向下有效突破。
  (3)支撑线与阻力线有互换性。阻力线一旦被突破就转变成上升行情的支撑线,即将来股价回跌到此将止跌回稳。支撑线一旦被突破就转变为下跌行情的阻力线,将来股价反弹到此将受阻回跌。
  (4)支撑线与阻力线的突破是观察中期趋势、长期趋势的重要信号。通常股价突破次级支撑或阻力,可视为中级行情反转的第一信号,而突破中级支撑与阻力,可视为长期趋势反转的第一信号。
  (三)缺口
  1.缺口的意义
  缺口是指股票价格在大幅度快速上升或下跌的过程中有一段价格没有发生交易而在股价趋势图上表现为一个空档的现象。缺口的形成必是当日开盘价出现跳空高开继续高走或是跳空低开继续低走的结果。在K线图中,若K线实体间有空档而影线相连的情况不能称为缺口。缺口一般都会被未来股价的变动封闭,称之为补空。一般认为缺口会在短期内被下一个次级趋势封闭,如果未能在短期内被封闭就有可能被下一个中级趋势封闭,甚至被下一个长期趋势封闭。
  缺口的出现是多空双方力量对比相差悬殊的表现,而缺口的封闭则是双方力量发生转化的结果。缺口分析就是根据股价变动形成缺口的位置及大小,预测股价走势的强弱,判断股价是整理、突破还是已接近涨跌趋势的尽头。
  2.缺口的类型及特征
  缺口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普通缺口。普通缺口经常出现在股价形态中,特别是出现在矩形和对称三角形中。由于矩形和对称三角形多半是整理形态,因此如果在这两种形态中出现缺口,股价尚未脱离形态上升或下降,可判断短期内股价仍处于盘整阶段,也就是说形态内的缺口并不影响股价在短期内的走势。由于股价在某一形态内波动时上下振幅有限,所以,普通缺口一般会在几天之内被封闭,它几乎没有什么技术操作上的意义。
  (2)突破缺口。突破缺口是股价跳出形态而产生的缺口。当股价跳出交易密集区域并产生一个缺口,表明价格走势已突破盘局将以相当的动能向突破方向推进,这是真正意义的突破。股价一旦跳出交易密集的形态,则原来的形态就成了支撑地带或阻力地带。通常导致突破缺口的K线是强有力的长阳线或长阴线,表示多空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突破缺口越大,表示未来行情变动的力度越大。突破缺口向上突破必须要有大成交量的配合,随着股价的向上一跃,成交量也随之放大,表明股价上升的动能很大,缺口不会在短期内被封闭,突破的有效性可信度增强。股价向下突破成交量不放大,也可确信它的有效。突破缺口在技术分析上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一般来说,突破缺口形态确认以后,无论价位(指数)的升跌情况如何,投资者都必须立即作出买入或卖出的指令,即向上突破缺口被确认立即买入;向下突破缺口被确认立即卖出,因为突破缺口一旦形成,行情走势必将向突破方向纵深发展。
  (3)持续缺口。它又称逃逸缺口,是股价突破形态后在大幅度急速直线运行的途中产生的缺口,表明买卖双方力量对比悬殊,股价还会有上升或下跌行情,缺口一般不会在短期内被封闭。持续缺口又称测量缺口,因为它可粗略地测出未来股价涨跌的幅度。如果在行情急速移动过程中出现两个缺口,则未来股价变动的中点就在这两个缺口之间,因此可以预计未来股价变动的终点价位。如果在股价急速行进过程中连续出现持续缺口,表示股价离行情终点已相距不远了。持续缺口出现的机会较少,判断它的方法是在股价突破形态后快速运动过程中的第一个缺口一般是持续缺口,持续缺口己脱离交易密集区而在股价直线运动过程中产生。
  (4)终止缺口。它又称竭尽缺口,是股价已达快速变动的终点,即将进入一个反转或整理形态而产生的缺口。由于终止缺口是多头市场或空头市场已近尾声的信号,股价在近日内会跌落或回升,因此多半会在3~5日内被封闭。
判断终止缺口的依据是在上升行情中出现缺口的当日或次日成交量特别大,预计将来一段时间内不可能出现比这个更大的成交量或维持这一成交量,在下跌行情中出现缺口当日成交量则极度萎缩;终止缺口出现在股价已快速运行了一段时间,已远离密集成交区后;股价跳出形态后的第一个缺口是持续缺口,以后的每一个缺口都可能是终止缺口;终止缺口的跳空距离一般比前一个缺口大。如果缺口出现后的第二日股价有当日反转情况,而收盘价停在缺口边缘,就更加可以肯定是终止缺口。终止缺口的技术分析含义也是十分明确的,它清晰地告诉投资者原来的上升或下跌行情己告一段落。
  (5)岛形缺口。股价在同一价位区发生两个缺口,即股价上升或下跌行情出现终止缺口后,股价横向盘整了一段时间,然后向相反方向变动,在先前终止缺口价位跳空下跌或上升,形成突破缺口,由于两个缺口发生在相同价位区,盘整密集区看上去像一个孤立的小岛,因此称为岛形缺口,岛形反转的出现通常表示一个中长期行情的终结。
  3.缺口的应用
  股价如果在某一形态内盘整已久,特别是在多空双方僵持已久的盘局尾声,当股价突然放出大成交量向上突破形成缺口,可判断为突破缺口。这一缺口短期不补,可以买入股票做多头。在以后股价的直线快速上升过程中,每出现一个缺口,投资者都要先判断是持续缺口还是终止缺口。如果是持续缺口,可继续持有股票,并根据持续缺口位置预测行情终点的大约价位;如果是终止缺口,应卖出股票。当出现当日反转缺口或岛形反转时,投资者更应果断了结。
  股价如果在某一形态内盘整已久,股价向下跳空形成突破缺口,原来做多头的投资者应卖出股票持币观望,直至出现终止缺口再开始买进。需要注意的是下跌突破缺口不需要大成交量印证。
  (四)应用趋势分析应注意的问题
  趋势线方法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价格移动可能存在的支撑线和压力线。这些支撑线和压力线对判断行情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应明确的是,支撑线和压力线有突破和不突破两种可能。在实际应用中会产生一些令人困惑的现象,往往要等到价格已经离开了很远的时候才能肯定突破成功和不成功。
  用各种方法得到的支撑线和压力线,其价位仅仅是一些参考的价格,不能把它们看成万能的工具而完全依赖它们。证券市场中影响价格波动的因素很多,支撑线和压力线仅仅是这众多因素中的一个,同时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才能提高判断正确的概率。
三、形态分析  
  股价形态是记录股票价格的图形表现为某种形状,这种形状的出现和突破对未来股价移动的方向和变动幅度有技术上的分析意义。
  (一)反转形态
  反转形态的出现表示股价运动将出现方向性转折,即由原来的上升行情转变为下跌行情或由原来的下跌行情转变为上升行情。反转形态出现的前提条件是原来确实存在着股价上升或下降的趋势,而当股价运动打破了一条重要趋势线时,可认为大势将发生反转。通常反转形态的规模越大,即形态中股价波动幅度大,形态跨越区域大,形成时间长,则形态潜在的能量也越大,一旦反转后价格变动也越剧烈;反之,则股价变动幅度也小。反转形态主要有头肩顶、头肩底、双重顶、双重底、三重顶、三重底、圆形顶、圆形底等。
  1.头肩顶和头肩底
  头肩顶形态的前提条件是,股价在长期上升后堆积了大量成交量,获利回吐压力增强,上升趋势慢慢失去能量,升幅趋缓。头肩顶的形成是左肩(A点)成交量大,随后出现股价回落至B点。股价回升创新高(C点),价位超过左肩但成交量却有所减少,头部形成。股价第三次上升,价位达不到左肩的高度即回跌,成交量显著下降。在两肩的颈部B点和D点之间划一条趋势线,即颈线。当股价第三次下跌急速穿过颈线时,头肩顶完成。(见图9-4) 

   当股票的收盘价或收盘指数突破颈线幅度超过股票市价3%时为有效突破。股价向下突破颈线时成交量不一定放大,但反弹至颈线附近成交量会放大,并且在以后的下跌过程中成交量会放大。颈线一旦被突破就成为反弹的阻力线,股价反弹一般很难再向上穿破颈线,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就是失败的头肩型,前面发出的反转信号有误,股价还会继续上升。股价有效突破颈线后,预计最小的下降幅度相当于头部到颈线的距离。
头肩底是头肩顶的相反形态,是股价从长期下跌状态中反转上升的主要形态。头肩底与头肩顶的显著区别在于成交量的变化,股价在形成左肩、头部与第一次反弹时,成交量没有明显增加,甚至有所减少,形成头部后反弹,成交量放大,形成右肩,成交量萎缩,突彼颈线上升时必须有大成交量配合(见图9-5)

 

  同样,当股票以收盘价或收盘指数突破颈线幅度超过3%,并有大成交量伴随时,为有效突破。此后颈线转变为支撑线,股价回档会在颈线处站稳反弹。突破头肩底颈线后股价的最小上升幅度为底部至颈线的垂直距离。
  头肩形是最基本的反转形态。
  2.复合头肩顶和复合头肩底
  复合头肩顶或复合头肩底与头肩顶、头肩底基本相同,通常由一个头部或两个头部,两边各有两个大小相似的左肩和右肩组成(见图9-6)复合头肩形由于形态较复杂,形态的形成也历时较长,一般在长期趋势的顶部、特别是底部出现。

 

  接左肩之一的低点(或高点)与头部完成后下跌(或上升)的低点(或高点),并将此线延长便是复合头肩形的颈线。股价从下向上突破头肩底必须要有大成交量配合,否则突破的有效性降低,从上向下突破头肩顶则无须成交量放大配合也可确信其有效。颈线一旦被突破,股价至少将沿着突破方向变动相当于头部顶端至颈线的距离。
  3.双重顶和双重底
  双重顶和双重底都是基本的反转形态。双重顶又称M头,在它形成前已有一段上升趋势。当股价上升至第一个峰顶(A点),在此价位附近堆积了大量的筹码,股价必然回跌(B点),成交量随之下降,股价再度上升至第一峰顶附近(C点),不能创新高。成交量虽有放大却不及第一峰顶,随后是第二次下跌,双重顶基本形成(见图9-7a)。

 

  连结两峰顶(A、C)画一水平线,通过两峰之间的低点B画一条与AC线的平行线就是颈线。当股价以收盘价向下跌破颈线超过股票市价的3%时,是有效突破。股价突破双重顶的颈线无须成交量放大,但以后继续下跌时,成交量会放大。颈线一旦被跌破,就成了股价反弹的阻力线,而股价突破颈线后的下跌幅度至少为峰顶至颈线的垂直距离。
  双重底又称W底,是双重顶的相反形态。它与双重顶的最大区别在于股价从下向上突破颈线时必须有成交量放大配合,否则它的有效性降低(见图9-7b)。

 

  双重顶和双重底两峰之间的时间跨度越长,形态规模越大,反转的力度越大,未来股价反转涨跌的幅度越大。如果两峰之间间隔很近,它们之间只有一次简单的上升或下跌行情,就很可能是整理形态而非大势反转,即股价还会沿着原来的变动方向继续推进。
  4.三重顶和三重底
  三重顶和三重底比双重顶和双重底多一个顶部和底部,完成形态所需时间较长,常出现在长期或中期趋势的反转过程中(见图9-8)。

 

  三重顶的三个顶峰之间时间跨度不一定要相等,三个顶点的股价水平也不一定要完全相等,只要相近即可,但三个顶峰的成交量有逐渐减少的趋势,当第三个顶峰成交量非常小时就出现了下跌征兆。重要的是当股价跌破颈线,即跌破两个谷底的支撑价位时,三重顶形态才算完成。预计股价跌破颈线后的最小跌幅为从顶部最高价至颈线的距离。
  三重底是三重顶的相反形态,当它的第三个底部完成,股价向上突破颈线,并有成交量增加相配合,突破的有效性才能被确认。
  5.圆形顶和圆形底
  圆形顶和圆形底也是反转形态,但较少出现。圆形底的形态是股价缓慢地下跌,成交量也逐渐萎缩,直至股价和成交量都到无法再下降的水平,股价又渐渐上升,成交量也伴随增加,走出一个圆弧形态(见图9-9)。

 

  圆形顶则是在股价走势的顶部走出一个圆弧形态,股价随之下跌反转。
  圆形顶和圆形底的未来股价走势没有精确测量方法,但圆弧形持续的时间越长,潜在的能量越大,反转后股价走势越强劲。
  6.增大形
  它是一种扩散的三角形态,通常出现在上升行情的顶部,是多头市场结束的主要反转信号,但比较少见,也很难把握。
  增大形通常有三个渐次增高的顶峰,还有两个渐次下降的底部,整个形态呈喇叭口形状。它表明股价明显上升后进入盘整,开始波动幅度不大,成交量也不大,但随着股价上下剧烈波动,成交量逐渐放大,市场逐渐失控。当股价从第三个峰顶下跌,跌破第二个谷底时,形态完成,下跌行情开始(见图9-10)。

 

   7.菱形
  菱形一般是头部反转形态,由两个对称三角形组成。在形态之内,开始表现为股价上下振幅扩大,成交量也增加,接着股价波幅收缩,成交量也下降,当伴随很大的成交量突破菱形下端趋势线时,形态完成,股价的最小跌幅为菱形的高度(图9-11)。

 

  (二)整理形态
  整理形态是不改变股价运动的基本走势,市场仅仅在股价某一水平作出必要的调整,调整完成后股价仍沿着原来的趋势继续运动而不是趋势的反转。整理形态主要有三角形、矩形、旗形等。
  1.对称三角形
  这是一种常见的整理形态,在整理形态内股价变动幅度逐渐减小,最高价渐次降低,最低价渐次提高,成交量也相应萎缩,形成一对称三角形形态(见图9-12)。

 

  整理形态并不改变原来的股价变动方向。如果原来是上升趋势,股价于三角形底部1/2~3/4处以长阳线与大成交量配合突破是有效突破,表明股价已脱离盘局,即将展开新的一轮上升趋势。如果原来是下降趋势,股价于三角形1/2~3/4处以长阴线向下跌破,跌后不久成交量放大为有效突破,表明股价还将继续下跌。如果股价盘整至超过三角形3/4处尚未突破,三角形盘整形态基本失效,表示股价还将盘整。
  股价突破三角形后,上涨下跌的最小幅度为三角形的高度,显然,三角形形态越大,股价脱离盘整后的走势越强劲。
  2.直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分为上升直角三角形和下降直角三角形两种。上升直角三角形是股价上升趋势的中途整理形态,表现为最高价基本为同一水平线,最低价渐次提高,成斜边向上的直角三角形状。同样,股价在三角形1/2~3/4处放量向上突破为有效突破,表示股价将继续上行,突破后的最小涨幅为三角形的高度。下降直角三角形通常发生在下跌趋势中,当确认为有效突破时表明股价走出盘局将继续下跌(见图9-13)。

 

  3.矩形
  矩形是股价在两条平行线的区间内横向盘整,成交量也相应萎缩。如果在这一矩形形态中股价上升时成交量大于下降时成文量,表示股价有可能向上突破形态;反之,股价则可能向下突破形态。股价向上突破要有成交量放大相伴,突破后股价将继续上升,向下突破则不一定要有成交量放大。股价突破后的最小涨跌幅度为矩形的高度(见图9-14)。

 

  4.旗形
  旗形是在股价急速上升或下降的中途出现的一种整理形态。在股价急速上升一段后升势受阻,股价开始小幅盘跌,一波比一波低,形成向下倾斜的小平行四边形,成交量很小。股价看似要反转下降,但到旗形末端,突然放量上升,又恢复原来的上升趋势(见图9-15a)。

 

  在股价急速下跌途中跌势受阻,股价开始小幅盘升,一波比一波高,形成向上倾斜的平行四边形,成交量也开始减少,但当股价向下突破时成交量大增,股价又回复至下降趋势(见图9-15b)。

 

  旗形通常在四周之内向预定方向突破,超过三周时,应特别注意。旗形一旦突破,股价又会呈直线快速上升或下跌趋势,上涨或下跌幅度,大约与旗形出现前上涨下跌幅度相同。
  5.楔形
  楔形与旗形相似,也是一种与原有趋势方向相反的带有倾斜角度的整理形态,只是它的两条趋势线是收敛性的,呈三角形状(见图9-16)向下倾斜的楔形是上升趋势中的中期整理。向上倾斜的楔形则是下跌趋势的中期整理。在形态之内成交量缩小,而突破形态时成交量放大。突破楔形,股价沿原来方向移动。

 

  (三)应用形态理论应注意的问题
  形态分析是比较早就得到应用的方法,相对比较成熟,尽管如此,也有正确使用的问题。一方面,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同一形态可能产生不同的解释,例如,头肩形是反转形态;另一方面,进行实际操作时,形态理论要求完全明朗才能行动,从某种意义上讲,有错过机会的可能。
 

 

上一条:第一节 技术分析概述 下一条:第三节 移动平均线分析法

关闭

本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无任何商业目的。
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邮政编码:250100
联系电话:86-531-88364625 传真:86-531-88571371 电子邮箱:econ@sd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