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一、学院概况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科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25年光华大学商科银行学系和重庆大学商学院银保系。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现实和社会发展趋势,以“培养金融领袖,引领知识创新”为发展愿景,凝练“诚信、创新、开放”的院训,坚持“依托行业优势和校友优势,并转变为办学优势”的办学思路,明确“创新型、复合型、国际化、研究型金融人才”的培养目标,致力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国际视野的金融卓越人才,打造高层次金融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金融学院。
中国金融研究院是教育部唯一的国家级金融研究基地。中国金融研究院下设中国特色金融理论创新研究中心、金融安全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保险发展研究中心、资本市场研究中心。拥有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金融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111 计划”----金融安全与发展学科创新 引智基地。研究院长期以宏观金融、金融安全、转型金融、金融学说等为学术特色,“十三五”建设期间进一步聚焦“金融风险与金融安全”领域,产出了一大批有影响力的重要学术成果,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
二、基本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依法履行教师职责。
2.具有严谨治学态度、良好团队精神,秉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弘扬科学精神、恪守学术规范,无违反师德师风行为。
3.德才兼备,身体健康,年龄在 35周岁(含)以下。
4.获得博士学位原则上不超过3年或者将在6个月内将取得博士学位。
5.本校博士毕业生不得申请进入与博士学位相同的一级学科流动站。
6.在站期间须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三、在站待遇
1.博士后两年在站期间,享受学校规定的年薪(18-38万),参保成都市社会保险,享受公积金,提供博士后公寓或无房补贴。
2.在站期间表现优秀者,可通过人才引进考核优先留校。
3.期满出站前,可按有关规定申请参加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评审。
4.根据博士后研究人员实际参与的教学科研任务,按有关规定核发绩效奖励。
5.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特别资助等项目,国家资助5-18万元。获得四川省博士后科研项目特别资助,四川省资助5-20万元。
6.入选国家博士后专项引进项目,在校发年薪基础上,国家资助三年每年30万元;入选四川省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项目,在校发年薪基础上,四川省两年资助40万元。
四、招收方式
博士后招收采取专项招收与流动站常年招收相结合的方式。
01光华博士后专项招收(年薪最高可达38万)
光华博士后计划致力于培养科研能力强、学术水平高、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宽阔国际视野的未来领军型学者,为学校高水平教学科研队伍储备后备力量。
招收需求、申请方式等具体内容见学校光华博士后招聘公告(每年两批,预计每年4月和9月发布,可通过关注“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后”公众号获取)
02流动站常年招收(18-23万)
常年招收申请方式和流程详见西南财经大学组织人事部(党委人才办公室)资料下载专栏《博士后研究人员进出站工作流程》(https://zzrsb.swufe.edu.cn/info/1006/1305.htm)。
五、应聘方式:
地址:中国四川成都温江柳台大道555号西南财经大学格致楼210B办公室
邮编:611130
联系人:宫老师
电话:(028)87081605
邮箱:gongzf@swufe.edu.cn
 
金融学院、中国金融研究院博士后专项招收计划
 
  
   | 学院 | 项目名称 | 合作 导师 | 需求人数 | 招收类型 | 流动站(一级学科) | 专业(二级学科) | 进站基本要求 | 
  
   | 中国金融研究院 | 金融思想学说史研究-国家社科重大招标 | 刘锡良 | 1 | 专职科研 |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 金融学专业背景 | 
  
   | 金融学院、中国金融研究院 | 基于大数据的宏观经济金融风险动态监测预警-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 王擎 | 1 | 专职科研 |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 金融学专业背景 | 
  
   | 金融学院、中国金融研究院 |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经济结构调整与金融风险动态平衡研究-国家社科重大 | 王擎 | 1 | 专职科研 |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 对宏观金融学,或产业经济学,或国际经济学熟悉,有较强的理论分析和模型构建能力 | 
  
   | 金融学院、中国金融研究院 | 共同富裕目标下金融有效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与风险管理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 | 罗荣华 | 1 | 专职科研博士后 |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 
 | 
  
   | 中国金融研究院 | 金融稳定与金融安全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 王鹏 | 1 | 专职科研 |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 具有金融风险、宏观金融等研究经历的申请人优先 | 
  
   | 中国金融研究院 | 财政金融协同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研究-国家社科重点项目 | 彭克强 | 1 | 专职科研 |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 金融学脱产 | 
  
   | 金融学院 | 大数据环境下面向复杂网络的信用风险评估与预警研究-中央高校“卡脖子”重大技术攻关项目 | 李志勇 | 2 | 专职 科研 博士后 |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 金融学、统计学、信息或计算机背景,有科研基础 | 
  
   | 金融学院 | 资管制度与理财产品-学科建设项目 | 蔡栋梁 | 2 | 专职科研博士后 | 应用经济学 | 财富管理 | 
 | 
  
   | 金融学院 | 金融科技动态监管-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规划项目 | 朱波 | 1 | 专职科研博士后 |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工程 | 
 | 
  
   | 金融学院 | 碳资产定价与管理-四川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 | 朱波 | 1 | 专职科研博士后 |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工程 | 
 | 
  
   | 金融学院 | 基于ESG资产定价与投资组合研究-横向课题人民银行 | 张翔 | 1 | 专职科研博士后 |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工程 | 
 | 
  
   | 金融学院 | 绿色金融与碳交易-横向课题人民银行 | 张翔 | 1 | 专职科研博士后 |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 
 | 
  
   | 金融学院 | 资产管理行业规制与监管-横向课题 | 翟立宏 | 1 | 专职科研博士后 |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 法经济学研究背景优先 | 
  
   | 金融学院 | 财富管理客户行为-横向课题 | 翟立宏 | 1 | 专职科研博士后 |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 行为金融学研究背景优先 | 
  
   | 中国金融研究院 | 金融安全团队重大项目《金融安全理论与实践研究》 | 刘锡良、王擎、尚玉皇 | 3 | 专职科研、师资博士后 |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 具有经济学、金融学、计算机科学等专业背景,具有独立的科研能力。 | 
  
   | 金融学院 | 复杂网络视角下小微企业信用风险半监督集成评估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申峰 | 1 | 专职科研、师资 |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 具有金融学、统计学、计算机等相关专业背景优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