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共政策研究基地 >> 公告通知 >> 正文
2016齐鲁文库评审--李占一
发布时间:2016-11-23 20:25:30    编辑:    点击:[]

相关材料下载:

论文评阅书1 论文评阅书2 论文评阅书3 书稿全文 学位审批书

《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齐鲁文库》出版基金申请表

申请人姓名

李占一

年龄

30

职称

工作单位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

研究专长

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

联系电话

18615514645

E-mail

sdueco@126.com

申报专著名称

博弈视角下的国际公共品供给困境与破解之道——以国际环境治理为例

字数(万)

12.5

申请者学习与工作简历(从大学开始)

2003年9月-2007年6月,山东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经济学学士

2007年9月-2010年6月,山东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经济学硕士

2008年9月-2009年6月,法国雷恩一大(Rennes 1)经济系,经济学硕士

2010年9月-2015年6月,山东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经济学博士

与本书相关的研究成果(注明成果名称、形式、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及时间)

  • 论文: 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国家集团多重博弈研究.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独立作者(1/1);

  • 论文:合作博弈视角下的国际环境公共品供给:以莱茵河国际治理为例. 系统工程,2015年第5期,独立作者(1/1) 。

与本书相关的奖励(注明获奖名称、等级、授奖部门及时间)、鉴定或社会反应

本 书 主 要 内 容

伴随着以网络信息、空间技术等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浪潮,人类已全面步入全球化时代,但全球化这把“双刃剑”也带人类带来了新的挑战,全球气候变暖、国际金融危机、国际传染病、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以及国际恐怖主义等问题成为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面临的难题。解决全球性问题的过程往往就是供给国际公共品的过程,国际公共品已成为全球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但国际公共品供给严重不足,供需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凸显。因此,如何适应全球化浪潮,有效解决超越传统主权国家范畴的国际公共品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成为全世界共同应对的严峻挑战。当前国际公共品主要由发达国家主导提供,中国参与程度还不够;而中国积极参与到国际公共品供给与国际治理中,既是维护自身利益与保持快速发展的需要,也是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占领道德制高点的需要,同时也为我国赶超发达国家创造了良机。因此,应加强对国际公共品供给的理论研究,以此为指导积极参与国际公共品的提供,以加快融入全球化进程。

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本书构建了博弈理论框架,运用国际公共品理论,深入研究了国际公共品供给问题,分析影响国际公共品供给与国际合作的主要因素,阐述了博弈困境的产生原因与机理,寻求相应的破解之道,并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回答:(1)不同性质的国际公共品由谁提供、如何提供更为有效?(2)产生国际公共品供给不足困境的原因是什么?影响合作形成的具体因素又有哪些?(3)国际公共品供给中,不合作博弈向合作均衡转变的条件与措施是什么?(4)对于已经形成的国际公共品供给合作,如何进行收益分配和成本分摊?维持合作继续进展的条件和措施是什么?

论文共7章,第1章为引言,第2至4章为论文分析的理论基础与前提,第5、6章为现实分析,第7章为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1章,引言。主要论述问题的缘起,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大体框架等。

第2章,文献述评。主要梳理了三部分的内容和成果:即国际公共品的基本理论、国际公共品的供给研究与博弈分析、国际环境治理的一般理论与博弈研究等,对该领域的代表性文献进行了论述与简短的评价。

第3章,国际公共品供给的非合作博弈分析。本章主要研究在国际公共品供给中的非合作博弈,即各相关利益主体和参与国如何进行决策行为,以实现本国的最优策略选择。首先研究了最为普通也最具代表性的囚徒困境模型,分析在这种情形之下个体的“理性”反而带来集体的非理性;然后将加总技术等四种供给方式结合不同性质的国际公共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参与国在选择合作或背叛策略的原因,并注重研究合作均衡形成的条件。接下来对非合作博弈的一般模型进行了数学推导,比较了纳什均衡与帕累托最优时国际公共品供给水平的差异,以及策略行为之间的替代与互补关系。最后,简单介绍了具有领导者存在时的国际公共品供给中的领导—跟随者行为。

第4章,国际公共品供给的合作博弈分析。主要研究在合作博弈中的收益分配问题。首先讨论了“讨价还价”与合作的关系,研究了非合作到合作的转化过程,并求解讨价还价问题中两国合作博弈的纳什均衡,针对两个参与国的效用配置与效用比较,确定了“意见不一致点”。然后研究在已经形成的合作中出现违约以及由此导致的重新谈判,推导了“防重新谈判均衡”,提出可采取以“赏罚分明”的机制激励参与国信守承诺、并对单独背叛者进行惩罚,从而保证合作的持续进行。最后,分析了国际公共品供给的联盟博弈,通过求解“核”与Shapley值的方式,来计算在合作联盟中合意的收益分配或成本分摊方案。

第5章,国际环境公共品供给案例分析Ⅰ: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本章结合前面的理论研究,对国际公共品中的国际环境治理进行了案例分析。首先回顾了目前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占主导地位的机制——《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与全球气候大会的形成与历史变迁过程。然后将气候治理中的参与国视为同等能力、同等地位的单独理性个体,在此基础上运用线性加总技术分析了合作困境产生的原因,并引入最低门槛技术、补偿机制与成本分担机制,讨论了从非合作向合作的转变可能。接下来引入利益集团的划分,区分了不同参与国之间的经济实力与能力差异,主要分析了发达国家集团与发展中国家集团在气候治理中的博弈关系,兼顾分析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博弈。然后对框架公约中讨价还价与重复博弈的困境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此时的纳什均衡解。最后利用联盟博弈模型分析了全球环境基金中不同地位的国家所具有的决策权力,进一步指出合作难以形成的原因。

第6章,国际环境公共品供给案例分析Ⅱ:莱茵河国际治理合作。莱茵河的治理是国际环境治理合作中的一个典型成功案例。首先对莱茵河被污染与治理的过程进行了历史回顾。接下来使用加权加总技术模型分析了莱茵河合作中存在的博弈,特别是“桑多斯事件”前后各参与国策略选择的变化。接下来研究了治理过程中纳什均衡与帕累托最优状态下国际环境公共品供给数量的差异,指出相关参与国的供给量在纳什均衡下小于帕累托最优状态下的情况,并且这个差距将随着参与国的数量增加而变大。然后对合作过程中流域各国的讨价还价行为行进了分析。最后以防治莱茵河洪水的合作为例,运用联盟博弈分析了国际合作中的成本分摊问题。

第7章,结论与建议。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回应了篇首提出的四个问题,并思考了中国在国际公共品供给中所应该扮演的角色和采取的策略,最后提出了促进合作、破解博弈困境的政策建议。

论文的创新点主要表现为如下几点:

(1)摒弃了原有的以非合作博弈方法对国际公共品供给问题的研究范式,首次采取同时引入非合作博弈与合作博弈理论方法的分析框架对该问题进行研究,并据此提出了破解供给困境的对策。(2)本书较为系统地从理论研究角度解释了国际公共品供给合作中的种种现象与问题,如博弈困境是如何出现的、如何破解博弈困境、如何促进合作出现以及如何维持合作,这是对现有研究的完善与深化。(3)本书是跨学科的理论研究,以经济学为主,以公共品理论为研究基础,采取博弈论方法,并结合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进行研究。

本书修改情况:

(答辩后是否根据专家意见进行过修改。如有,请简要说明修改意见和修改之处。)

主要修改之处:

(1)专家意见:文章中存在一些笔误问题,如摘要、119页、120页等处。

修改结果:对此,已认真在文字上进行了修正,修改错字、添加漏字。

(2)专家意见:作者对国际公共品理论研究成果从多学科、多视角进行了阐述,但现有研究对本文的影响如何、现有研究的不足对本文研究的启示是什么,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交代。

修改结果:本书在第一章引言与第二章文献述评部分中,已经对问题的提出、研究的起点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按照评审专家的意见,已在1.1、1.2、2.2及2.3节等几部分继续对该问题进行了补充完善,以现有的研究成果与文献为基础,结合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对国际公共品供给问题继续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探讨,从研究方法、研究深度和系统性等几个方面对现有研究的不足进行了有益的补充。

申请者承诺:

本人承诺对填写的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

申请人(签章) 2015年7月27 日

上一条:【通知】2017年研究基地《齐鲁文库》、《研究报告》出版基金申请 下一条:2016齐鲁文库评审--李昕凝

关闭

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邮政编码:250100   [管理入口]
电话:86-531-88364625 传真:86-531-88571371 邮箱:econ@sd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