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学
(主讲教师:范爱军)
前序课程:国际经济学
课程介绍:
本课程为山东大学经济学院为本科生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讲解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全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国际分工与国际市场;国际价值与国际市场价格;自由贸易理论与保护贸易理论;各类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包括关税措施、非关税壁垒措施、出口鼓励措施与出口管制措施;世界贸易组织(WTO)与地区经济一体化问题;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技术贸易及知识产权保护;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中国的对外贸易体制。本课程既全面讲授传统贸易理论,也重点对现代西方国际贸易最新理论进行介绍和分析,使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能够奠定扎实的国际贸易理论基础。
考核方法:
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平时作业成绩占总成绩的30%。
教材及参考书目:
1.范爱军主编:《国际贸易学》科学出版社,2009年。
2.薛荣久主编:《国际贸易》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2004年。
3.保罗.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教学内容:
第1周:讲解国际贸易学导论。国际贸易学的研究对象。国际贸易的各种基本概念和特点。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阅读参考
1.罗伯特.J.凯伯:《国际经济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
2.Bhagwati, J. N. and T.N. Srinivasan, Lectures on International Trade. Second edition. MIT Press, 1983.
第2周:讲解国际贸易的历史与现状。国际贸易发展的历史。当代国际贸易的新特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状况。
阅读参考
1.王俊宜:《国际贸易》(刘伟、魏杰主编“北大清华学经济”丛书之一)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年;
2.Dixit, A. K. and V. Norman,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 Dual, General Equilibrium Approac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0.
第3周:讲解对外贸易发展战略。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
阅读参考:
1.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2.Bhagwati, J. N. (ed.), International Trade: Selected Reading. Second edition. MIT Press, 1987.
第4周:讲解对外贸易的经营管理体制。
阅读参考:
1.亚蒂什.巴格瓦蒂等著,王根蓓译《高级国际贸易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
2.Grossman, G. M. (ed.), Imperfect Competi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Selected Readings. MIT Press, 1992.
第5周:讲解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影响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产生和发展的因素。当代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的新特点。影响商品国际价值量变化的因素。价值规律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阅读参考:
1.郝国胜等著《新编国际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2.Helpman E. and P. Krugman, Market Structure and Foreign Trade: Increasing Returns, Imperfect Competi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MIT Press, 1985.
第6周:讲解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上)。贸易差额论、绝对成本论
阅读参考:
1.保罗.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2.Helpman, E. and P. Krugman, Trade Policy and Market Structure. MIT Press, 1989.
第7周:讲解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上)。比较成本论、相互需求论
阅读参考:
1.藤田昌久、保罗.克鲁格曼著,梁琦主译《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2.Choi, E. K. and J. Harrigan, eds. 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Trade. Blackwell. 2003.
第8周:讲解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中)。资源赋予论、里昂惕夫反论、战后国际贸易理论。
阅读参考:
1.薛敬孝《当代日本产业结构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
2.Greenaway, D. (ed.), Current Issues in International Trade. Second edition. MacMillan Press, 1996.
第9周:讲解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下)。保护贸易论、超保护贸易论、保护贸易新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阅读参考:
1.Feenstra, R.C., Advanced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and Evidenc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3.
2.Jones, R.W. and P. B. Kenen (eds.), 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Vol. I. Amsterdam, North Holland, 1984.
第10周:课堂讨论。讨论题:西方贸易理论对现实外贸政策的制定有什么意义?
阅读参考:
1.Grossman, G. M. and K. Rogoff (eds.), 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Vol. III, Amsterdam, North Holland, 1995.
2.Krugman, P. R., Rethinking International Trade. MIT Press, 1994.
第11周:讲解关税措施。关税的种类。征收关税的方法。海关税则。关税的经济效应。
阅读参考:
1.王普光等:《关税理论政策与实务》,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1999年。
2.Krugman, P. R. (ed.), Strategic Trade Policy and the New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MIT Press, 1986.
第12周:讲解非关税壁垒措施。讲解非关税壁垒的特点和种类。非关税壁垒措施的实施对国内外经济发展会产生些什么影响?
阅读参考:
1.Grossman, G. M. and E. Helpman, Innovation and Growth in the Global Economy. MIT Press, 1991.
2.Vousden, N. , The Economics of Trade Protection.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1990.
第13周:讲解出口鼓励与出口管制措施。鼓励出口的政策。经济特区的种类。出口管制的商品和方式。
阅读参考:
1.(美)保罗.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Ethier, W.J., Moder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hird edition, New York: W.W. Norton, 1995.
第14周:讲解世界贸易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职能和机构、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中国与WTO的关系。
阅读参考:
1.(美)约翰·H·杰克逊 著 张乃根 译 《世界贸易体制》 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 ,2001。
2.(英)布瑞恩·麦克唐纳 著 叶兴国等 译 《世界贸易体制》 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 ,2002。
第15周:讲解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跨国公司内国际贸易迅速增长的原因。公司内国际贸易的内部化理论。
阅读参考:
1.滕维藻主编《跨国公司战略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2.Krugman, P. and M. Obstfeld,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heory and Policy. Sixth edition. Addison Wesley Company, 2004.
第16周:讲解地区经济一体化与国际贸易。地区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的原因。关税同盟理论、大市场理论和协议性国际分工理论。地区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有哪些影响?
阅读参考:
1.Leamer, E. E., Sources of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Advantage. MIT Press, 1984.
2.Feenstra, R. (ed.), Empirical Methods for International Trade. MIT Press, 1988.
第17周:讲解国际服务贸易。中国及全球的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概况。当代服务贸易高速发展的原因。《服务贸易总协定》的主要内容。
阅读参考:
1.Markusen, J. R., J. R.Melvin, W. M. Kaempfer and K. Maskus: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and Evidence.McGraw-Hill/Irwin, 1995.
2.Bowen, H. P., A. Hollander, and J. M. Viaene, Applied International Trade Analysi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98.
第18周: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