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史
前序课程: 公共经济学、中国经济史
课程介绍:
本课程作为财政学专业的基础课程,讲授中国财政自产生起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财政制度、财税思想发展演变的历史。包括夏商周、春秋、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和五代、两宋、辽金元、明清、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党统治时期的财政。
考核方法:
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80%,平时作业成绩占总成绩的20%。
教材及参考书目:
1. 孙文学、齐海鹏、于印辉、杨莹莹:《中国财政史》,2008,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 周伯棣:《中国财政史》,1981,上海人民出版社
3. 赵梦涵等:《中国财税商贸史论》,1997,山东大学出版社
4. 项怀诚:《中国财政通史》,2006,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5. 孙翊刚、王文素:《中国财政史》,2007,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6. 翁礼华:《大道之行:中国财政史(上中下)》,经济科学出版社
教学内容:
第1周:绪论——课程内容介绍及中国财政史的基本研究方法和学习方法介绍
第2周:三代时期(夏、商、周)的财政
阅读参考
《尚书·禹贡》,《十三经注疏》上册,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出版。
《周礼》天官、地官部分,《十三经注疏》上册,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出版。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1972年版。
吴才麟:《史前经济与财政起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年版。
第3周:春秋战国时期的财政
阅读参考
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徐喜辰:《井田制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春秋左传》,《十三经注疏》下册,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出版。
《管子》,《诸子集成》,中华书局1954年版。
第4周:秦汉时期的财政
阅读参考
马大英:《汉代财政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3年版。
班固:《汉书·食货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
桓宽:《盐铁论》网络版(王利器校注)。
第5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财政
阅读参考
《魏晋南北朝史论续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严耀中:《东晋南朝地方财政收支述论》,《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5年第2期。
黄惠贤:《魏晋南北朝时期财政管理制度的变革》,《武汉大学学报》1995年第5期。
高敏:《魏晋南北朝的杂税之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0年第3期。
第6周:隋唐五代时期的财政
阅读参考
李剑农:《魏晋南北朝隋唐经济史稿》,三联书店1959年版。
陈明光:《唐代财政史新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年版。
第7周:两宋时期的财政
阅读参考
汪圣铎:《两宋财政史》,中华书局1995年版。
张金岭:《试论晚宋时期的财政》,《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2期。
第8周:辽、金、元三朝的财政
阅读参考
陈衍德:《试论辽朝的赋役制度》,《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3期。
刘浦江:《金代杂税论略》,《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3期。
马骏:《包税制的兴起与衰落:交易费用与征税合同的选择》,《经济研究》2003年第6期。
第9周:明朝的财政
阅读参考
黄仁宇:《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邹晓涓:《“一条鞭法”论析》,《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第10周:清前期的财政
阅读参考
项怀诚主编:《中国财政通史》(清代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陈锋:《20世纪的清代财政史研究》,《史学月刊》2004年第1期。
第11周:清后期的财政
阅读参考
申学锋:《晚清财政支出政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申学锋:《清代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变化述论》,《北京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第12周:北洋政府时期的财政
阅读参考
来新夏:《北洋军阀史》,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项怀诚主编:《中国财政通史》(中华民国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第13周: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财政
阅读参考
史全生:《中华民国经济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项怀诚主编:《中国财政通史》(中华民国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第14周:国民政府抗战时期的财政
阅读参考
项怀诚主编:《中国财政通史》(中华民国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王军:《中国财政制度变迁和思想演进》(第3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
杨荫溥:《民国财政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5年版。
第15周:国民政府崩溃时期的财政
阅读参考
王军:《中国财政制度变迁和思想演进》(第3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
项怀诚主编:《中国财政通史》(中华民国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杨荫溥:《民国财政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5年版。
第16周:专题讨论和复习
第17周: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