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山东大学    |    中文版    ENGLISH
教学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旧专题站-本科生教育 >> 教学新闻 >> 正文
经济学院研讨修订经济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发布时间:2009年07月01日 16:31    编辑:    点击:[]

配合今年山东大学教学计划修订工作,6月27-28日,经济学院经济学系召开了修订本科教学计划专题会议。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陈宏伟、刘国亮副院长、李文副院长出席会议,经济学系全体教工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系主任侯风云教授主持。

会议中,侯风云教授首先介绍了会议的准备工作,一是将各位年轻教师将国内各高校经济系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进行了汇总;二是就以往教学设置对经济学系三、四年级学生进行了调研。侯风云教授将经济学系同学对经济学院教学实施的意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说明:一是在大一学年增加专业课程设置,加强学习方法和学习方向、发展目标上的引导;二是关于一些具体课程如数学、计量经济学、宏、微观经济学、计算机课程、政治经济学、国际金融学、经济学说史和经济史、双语教学等的具体意见;三是关于课程的衔接问题;四是关于经济学系专业特色和培养目标;五是关于教学方法的改进等。另外还就经济学系的学术活动进行了说明。

于良春教授提出了明确教学方向,需要加大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该意见得到孙曰瑶教授赞同,经济学系所有教师分别就教学计划修改问题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如在课程设置上,增加社会调研课的内容,徐超丽副教授提出在院平台上将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合并为国际经济学。刘国亮教授提出教学计划的时间安排上需要进行科学调整,有必要将上课的时间和主讲教师在选课前予以确定,以方便学生选择。余东华副教授认为应该从三个方向上进行课程设置,一是理论基础型,二是应用实践型,三是技术分析型。课程设置与学生偏好相结合一。盖骁敏副教授就如何办出经济学系的特色,使经济学系更有吸引力进行了发言。丁言强副教授认为应该客观理解每一门课在同学中的作用。徐启福老师认为应该将经济与管理结合起来,宽口径培养。孟杰老师提出了为了提高讨论的效率,需要明确三个层次,一是方向达成共识,二是经济学培养目标到底是什么,三是课程设置思路,四是课程内容衔接。郭川副教授提出增加经济学方法等学习内容。陈新岗副教授借鉴美国大学的语言课训练提出语言训练课的重要性。张伟老师就微观经济学和博弈论教学进行了说明。薛欣欣老师就计量经济学的课程设置的时间及与其它课程的衔接问题进行了说明。殷卫东老师就经济学说史的教学进行了说明。李文副院长就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具体的说明和指导,提出选修课也要加以引导,既增加选课自主性,也要限定一定的范围。参会老师认为,现行教学计划的基本框架大体合理,但是必修课比例过高,学生自由选择的课程较少。因此,增加学生的选择性,应当成为修订教学计划的要求之一。

通过研讨,大家一致认为:大学一、二年级的课程以理论基础课为主,大学三、四年级则以应用实践、技术分析课程为主;平台课可以增加应用类课程,如:社会调查方法、当代中国经济、经济类论文写作等;进一步整合教师资源,联合开设专题讲座型的课程,增加专业特色的介绍;增加实验课、习题课;为学生提供更多与实业界人士接触的机会。

陈宏伟书记和分管本科教学的李文副院长对此次会议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会议的前期工作准备很充分,此次讨论提出了很多问题和很好的建议,为教学计划的修改提供了有益的参考,这种形式的研讨会值得进一步推广。

文/侯风云 图/陈新岗

01

02

03

上一条:经济学院研讨修订财政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下一条:产经论坛24期:存款者行为与市场约束

关闭

请前往新网站:https://www.econ.sdu.edu.cn/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