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共政策研究基地 >> 讨论班 >> 正文
讨论班纪要2006年第1期
发布时间:2008-01-09 09:18:33    编辑:    点击:[]

2006年3月2日,首期山东大学公共经济学讨论班在经济学院会议室举行,讨论班由石绍宾主持,学术顾问樊丽明教授、李齐云教授及特约点评人李铁岗教授出席,韩佩宏、闵琪、尹琳和朱艳平同学分别就假期中的社会调查进行专题发言。

韩佩宏对邯郸市公民的纳税意识展开调查,发现大多数公民都或多或少地有过纳税经历,但对于税收的相关知识严重欠缺;大部分公民对于纳税有抵触心理,纳税意愿不强,等等。针对这些问题,他建议利用多种形式,加大税收宣传力度;进一步优化税收环境,全面推行阳光行政;推行依法征税,建立税收执法的监督制约机制,规范执法行为;培训、教育征税人员,重构税收征管理念。

闵琪在对青州市的个人所得税征管模式的调研中,发现青州的个人所得税征管方式单一,征管手段落后,对隐性收入、分支机构工作人员、私营企业主的应税所得监管不力。这些是由于居民纳税意识淡薄,财产收入登记制度和银行存款实名制度运行不完善,纳税人权利与义务不对等等原因造成的。因此,她提出了加强税法宣传、完善征管、加强监督等建议。

尹琳在对泰安市夏张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调查中发现,目前该镇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筹集渠道规定不明确;农村基层合格的医疗卫生机构短缺,无法满足需要;农民认识存在偏差,自我保障意识不强;补偿数额有限,无法满足大病需要。因此她建议强化政府责任,加大各级财政扶持力度;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质量;适当提高对大病补偿数额;通过多种措施提农民参加积极性。

朱艳平在对吉林省梅河口市山城镇东花园村农民收入的调查中发现,农产品价格很难保证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生产资料价格涨幅较大,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农民没有能够对国家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实现充分利用;文化教育程度高低制约了部分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人口的增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速度慢。针对调查情况,他建议政府为农民提供生产中技术服务和产前产后的市场信息服务;实现农产品的深加工;改善农业生产的内部种植结构;发展畜牧业和二、三产业;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每位同学发言之后,展开热烈讨论。李铁岗教授首先肯定了:研究生学习很重要的一点是获得第一手资料,这是国外研究生培养的成功经验,从统计资料中获得知识,发现问题,对研究是很有意义的。

樊丽明教授也对同学们认真调查的态度提出了表扬。

同时,针对四位同学发言中暴露的问题,李铁岗教授指出:一是在分析原因时,结论不是来自于调查,而是来自个人的知识背景;二是问卷设计方面,不是很规范,不容易通过数据处理,发现深层次的问题;三是调查之前的准备工作太少,没有进行合理分析;四是有些调查的典型性不是太强。

樊丽明教授也指出同学们的调查,一是项目设计的数量上应该更合理,选取样本时,样本数量大,调查的意义就会大;二是应该进一步进行信息挖掘;三是调查得出来的结论应该具有针对性;第四,对文章进行总结提升,运用学术语言。李齐云教授也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表自己意见和看法。

最后,李铁岗教授、樊丽明教授和李齐云教授对研究生的培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应该坚持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增强调查方法、调查技能的训练,应用科学的分析方法,调查过程和分析要规范,选择的题目可以小一点。

上一条:讨论班纪要2006年第2期 下一条:山东大学公共经济学讨论班历任组织成员

关闭

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邮政编码:250100   [管理入口]
电话:86-531-88364625 传真:86-531-88571371 邮箱:econ@sd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