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共政策研究基地 >> 讨论班 >> 正文
暑期社会调查总结会经历分享
发布时间:2008-09-18 23:10:43    编辑:    点击:[]

9月11日,“农村基础设施及社会保障”社会调查总结会在经济学院会议室召开,这次会议旨在分享暑期调查经历,总结经验不足,促进调研团队整体水平的提高。我研究基地主任、山东大学副校长樊丽明教授参加了会议并对团队调研工作进行总结指导,会议由基地秘书石绍宾老师主持。

首先,石绍宾老师简要通报了调研组织工作与任务完成情况,对同学们积极参与、按时完成调研工作表示肯定。然后,依照年级由高至低的顺序,调研团队每位同学逐一汇报了调查经历,在调查中感悟的事情,重点思考的问题,以及对改进调研工作的建议。其中,博士生晁毓欣结合自己在不同地区调研的收获进行了总结,她认为收入约束、供给层次低、服务质量不高等是影响当前农村公共品供给的最主要因素。闵琪详细介绍了自己在潍坊青州市农村的调研过程,她注意了解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动态变化过程,虚心向农户以及村干部学习,在水利和环保基础设施供给变迁方面她有深刻的体会。硕士生王媛的调研地点是青岛平度市,作为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研究者之一,她尤为关注农村养老问题,通过入户走访,她将理论研究成果与社会实践经历结合起来,实现了调查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并举。她特别提到了村干部竞选对提高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的影响,认为加强村级基层民主建设对提高农村公共品供给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侯翔结合调研中的所见所闻,认为与失地补偿相结合的农村养老政策不能走“授之以鱼”的路子,否则会损害代际公平,无法合理引导受偿农民支配和使用财富。他认为应当明确补偿目的,拓展补偿思路,坚持“授之以渔”的原则。本科生则根据自己的调研经历,结合课内所学,介绍了调查路上的所思所想,给大家带来了值得思考的第一手资料。

最后,樊丽明教授对调研工作进行了总结。她首先肯定了同学们在暑期调研中所付出的辛劳和收获的成绩。然后,她分析了调研成功的经验:指出认真周密的协调准备保障了团队工作的有序协调,事前辅导具有明显效果;调研地点选择注意了典型性和代表性使得调查工作更加准确有效;明确的任务目标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樊老师认为成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达到了调研的直接目的;对社会调查的认识更加专业、有所提高;同学们了解社会的能力有所进步。接着,她对如何改进调研工作提出了建议:一是要注意归纳,从现实中抽象出问题来,实现从“以面为主”到“以点为主”的转变,使调研工作进一步扎实深入;二是要注意总结,多问些“为什么”,找出现象背后的原因,特别要注意从公共经济学角度的分析和研究,同时也要借鉴农业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最后,樊丽明教授提出了今后农村公共品研究的重点。

会议历时五个小时,同学老师畅所欲言,会议气氛热烈。“农村基础设施及社会保障”社会调查是为更好地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理论与实证研究”而做的准备工作。本次调查涉及山东省17地市,地理位置遍布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覆盖了沿海、内陆、山区、丘陵、平原等多种地形特征,包含对不同年龄、不同收入、不同从业村民的调查,严格遵循了调查研究和统计研究规律。会后大家表示希望能够跟随调研团队今后继续从事类似的社会调查工作。

(图文:焦国栋)

上一条:山东大学公共经济学讨论班(纪要)2008年第9期 下一条:山东大学公共经济学讨论班(纪要)2008年第8期

关闭

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邮政编码:250100   [管理入口]
电话:86-531-88364625 传真:86-531-88571371 邮箱:econ@sd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