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 Economics Seminar in SDU
2008年9月25日晚6:30,山东大学公共经济学讨论班2008年第九期在经管楼609顺利举行。山东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李齐云教授、石绍宾老师到场指导。本次讨论班由山东大学经济学院财政学专业2006级博士研究生生骆永民主持。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财政学专业2007级博士研究生周旭亮作了题为《论公共品的动态边界——基于共同消费权的视角》的报告,通过分析萨缪尔森、马斯格雷夫和布坎南的三大经典公共品定义的内在逻辑关系,揭示了公共品与私人品的边界实际上是基于共同消费权而结成的一种公共消费关系。公共品和私人品的划分并不完全依附于产品的物理属性,也非取决于产品的供给模式,而是由共同消费权决定。“共同消费权”,即在任意规模的集体中,集体成员共同占有、分享消费品,在整个消费过程中,集体中任一成员对于集体拥有的消费品的整体数量都拥有消费权。公共品的这种边界随着共同消费权的变迁呈现出是动态的、不断演化的特征。不同类型公共品的最优供给模式不同,带来的集体福利效应也不相同。在竞争性、非排他性准公共品的消费过程中有可能产生“占优消费”问题,即在消费该类公共品时,成本分担相同的情况下,个别消费者会争先消费尽可能多的优质产品而把次优产品留给其他消费者的行为。其结果会出现共享消费的不公平,这种消费行为会给集体内的其他消费者带来负效用。周旭亮的论文,企图从“共同消费权”的定义重新界定公共品定义,从而解决目前以分类认定公共品与私人品边界的问题。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财政学专业2007级博士研究生刘蕾对个别定义的解释、文章研究意义阐述等问题进行了点评。
随后的讨论过程中,大家就共同消费权的定义、公共品理论的理解等问题展开了详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