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9日至10月30日,教务处组织试卷检查专家组,按照本科试卷归档管理规范的要求,对全校32个教学单位的2008-2009-2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进行了抽查。专家组对随机抽取的216门次必修课程的2306份试卷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检查,检查内容涉及试卷及其命题质量、阅卷质量、成绩评定以及试卷装订和存档等各个方面。
各位专家在试卷检查期间认真负责,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提前做好各项准备,事后及时总结各学院的检查情况,并将检查结果书面反馈给学院,同时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向教务处提出了试卷管理整改的意见和建议。下面从四个方面将检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
根据各专家组反馈的检查情况,大部分学院准备充分,对试卷归档工作较为重视,事先做了不同程度的自查,规定材料比较齐全,试卷保存规范。如:哲社、土建、机械、软件、能源学院教学院长(助理)和各学院教务干事都参与试卷检查,并听取意见反馈;大外部和军理的教学负责人也亲自参与试卷检查过程,并仔细吸取各位专家意见。由于各院分管试卷归档的教务干事(老师)日常工作认真,绝大多数材料齐备,装订整齐;口腔学院《口腔修复学》《口腔颌面外科学》两门试卷卷面设计合理,批阅规范,专家组建议推广;控制学院设有专门的试卷入库单,随试卷一同保存。
同时,本次检查出的问题较以往有所增多,个别学院重视程度有所降低,如:“分数计算错误”的数量由上学期45处增加到本学期81处。全部及格的课程和优秀率超过40%的课程也有明显增加。A、B卷重复率问题和平时成绩记录不规范的情况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改进。
二、存在问题(详细记录可查询附件):
1. 阅卷质量问题:①分数计算错误81处。较为典型的有:医学院《内科学》抽查10份试卷有10处分数计算错误,材料学院《计算机技术基础》抽查10份试卷有6处分数计算错误,化学院《化学分析》抽查10份试卷有5处分数计算错误;②分数改动未签名约290处;③卷首分与题首得分不一致100多处。④有的教师阅卷时没在卷面上标注得、失分点。
2.命题质量方面:①成绩分布不合理。优秀率≥40%的课程25门次, 环境学院《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优秀率高达74%。优秀率>60%的课程有:能源学院《工程热力学》、环境学院《工程概预算》、口腔学院《口腔颌面影像诊断学》、护理学院《急救护理学》生命学院《微生物遗传育种》;全部及格的课程52门次,护理学院全部及格课程占所查课程100%,口腔学院全部及格课程占所查课程80%,文学院和法学院全部及格课程占所查课程66.67%;②多数课程是任课教师出题,而集体命题或使用试题库、试卷库命题的课程偏少。
3.平时成绩记录不规范,约有51门次。具体表现为:①有些无平时过程考核记录;②考试大纲未注明平时成绩考核办法和成绩合成比例;③平时成绩分数全部相同。
4. A、B卷命题问题:①重复率过高。有10门课程A、B卷重复率超过30%以上,如国政学院《当代西方政治思想》重复率高达50%;②8门课程没出B卷;③B卷命题质量明显不如A卷。
5.试卷版面设计格式不够统一,有的学院没有使用学校统一设计的版面。
6.有些手写试卷字迹潦草,书写不规范。
7.试卷归档材料有缺失或填写不完整。
8.个别学院对该项工作不够重视,准备不够充分,抽查问题比较多。
希望各学院根据公布的检查结果,发扬成绩,纠正错误,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减少或杜绝该类问题的发生,以促进教学水平和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专家建议及工作重点:
专家组经过深入而细致的检查,针对出现的问题,经集体讨论后,对本项工作提出了如下具体的建议:
1.学院领导应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学院应进一步加强对任课教师及管理人员工作规范化和责任心教育,做到试卷命题合理、批改认真、装订规范;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
2. 应进一步提高命题质量,试卷应经严格审核,经课程负责人签字后再印刷;
3.严格平时成绩的评定,评分要有依据。平时成绩考核方法应在《考试大纲》中注明,并在开课时向学生公布,不允许将平时成绩作为平衡总成绩的工具。
4.没有特殊要求的课程,平时成绩记录单统一使用《综合教务系统》打印的“学生教学记录表”。
5. 提高卷面质量。要求试卷版面布局合理,语言表述规范,使用打印机打印,因特殊原因须手写的试卷字迹要规范、清晰。
6.提高阅卷质量。阅卷教师阅卷时应在卷面标出得分点和失分点,同时在阅卷过程中减少阅卷计分、改动不签字等现象。
7.改进试卷检查方式,每次检查设定侧重点。
8.进一步推动考试方式方法改革,明确考试改革目的,达到通过考试方式方法的改革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我校本科教学试卷归档日趋规范,试卷检查工作将继续深入,并正在筹划如何将试卷抽查结果纳入本科教学管理水平评价体系中的方案,以此更好的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抽查结果--附件
请点击图标下载浏览: 山 东 大 学 试 卷 检 查 情 况 汇 总 表.xl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