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4日下午,山东省地方税务局副局长、山东大学税务专业硕士研究生合作导师郭凤晓做客第1期齐鲁税务讲坛并做了题为“步入深水区的中国税收”的学术报告。财政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李齐云教授,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副院长李文教授等财政系师生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李华副教授主持。

郭凤晓副局长从三方面为我们阐述中国税收。第一,应对金融危机,税收地位凸显。他介绍了我国税收的发展历史。从1994年以来我国税收收入显著增加,税收占GDP的比重逐年提高,税收职能不断丰富。财税政策是应对金融危机的良药,我国实行的“双松”搭配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第二,面对经济转型,呼唤税收更大作为。税收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国民收入再分配、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城镇化和公共服务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现今我国税收没有完全发挥调节作用,例如税收调节贫富差距的效应不足,资源税改革有实质性进展等。此外,我国地方财力供给不足,健全地方税体系、提高税收支撑能力成为当务之急。第三,步入深水区:“十二五”税制改革。我国“十二五”税制改革的原则是优化税制结构、公平税收负担、规范分配关系、完善税权配置,方向是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路径是优化税制体系、健全税收法制、推进费改税,实现收入再分配、经济结构调整、能源环境保护“三足鼎立”的税制结构性改革。此外,日益融入全球化的我国也要做好国际税收竞争与合作的相机抉择,推进税制国际化进程,加强国际税收合作。报告结束后,他与在座师生就中国税收问题做了交流探讨。

郭凤晓,山东省地方税务局副局长,山东大学税务专业硕士研究生合作导师,国家税务总局党校特聘教授,扬州税务学院特聘教授,山东财经大学特聘教授。齐鲁税务讲坛由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和山东大学税务硕士教育中心共同举办。

文/邢惠丽 图/高莹 编辑/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