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共政策研究基地 >> 研究资料 >> 正文
我国财政与货币政策应转向“逆调控”
发布时间:2012-03-27 09:19:54    编辑:    点击:[]

面对国内外经济运行中的一系列问题和矛盾,我国应积极构建“逆调控”框架下的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稳中求进,预调微调,推动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加强通货膨胀预期管理。

2012年的宏观经济形势依旧复杂,世界经济运行中的风险因素没有明显的衰退;国内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凸显,通货膨胀压力转入潜行期,房地产等资产市场调控处于攻坚期,实体经济发展处于转型期,而收入分配改革则进入矛盾的高发期。面对国内外经济运行中的一系列问题和矛盾,我国应积极构建“逆调控”框架下的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稳中求进,预调微调,推动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加强通货膨胀预期管理。

“逆调控”框架与主要策略

“逆调控”框架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国内经济调控的“逆”。要克服通货膨胀的诱发因素,审慎进行货币供给管理;克服房地产市场和其他资本市场对流动性的过度挤占,推进实体经济发展;主动突破现有产业体系的局限,加快推进改革创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稳步推进收入分配格局调整。二是国际经济领域的“逆”。我国调控基调与欧美等世界经济主导经济体不同,欧美处于经济的复苏期,扩张性政策是其必然选择,而欧债危机的影响使得欧美各国扩张性政策的重点转向货币政策;我国处于经济的上升期,着力于化解和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良好的金融体系累积了规模庞大的流动性,需要正确的引导和配置,而市场失灵和非公平性带来的棘手问题仍需要保持财政政策的扩张以缓解和消除。“逆调控”框架总体结构如图所示。

“逆调控”框架下的稳健货币政策

2012年货币政策的重点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根据经济金融运行情况,综合运用利率汇率、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等多种政策工具,合理运用宏观审慎性政策框架,按照总量适度、审慎灵活、定向支持的要求,调节好货币信贷供给,保持社会融资规模的合理增长。

第二,要继续加大金融改革力度,推动金融市场规范发展。深化金融机构改革,进一步推动大型商业银行完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顺应市场需求,稳步扩大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品种和范围,进一步做好跨境贸易和投资人民币结算工作,做好人民币跨境流动监测和监管工作,探索个人跨境人民币业务。加快银行间市场产品创新和规范发展。

第三,要着力优化信贷结构,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深入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着力改进和提升“三农”金融服务。加强对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对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以及企业技术改造的信贷支持。

第四,要加强系统性风险监测、评估和处置,全力维护金融稳定。敏锐观察和跟踪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做好应对预案,切实防范经济金融风险。强化银行、证券保险业日常风险监测。依法规范开展金融机构稳健性现场评估。继续抓好产融结合型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监测、评估和预警工作。深入研究降低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风险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做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准备工作。总结“两管理、两综合”经验,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相关制度,形成长效机制。稳步扩大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试点。

第五,要继续深化外汇管理重点领域改革,防范跨境资本流动风险。扎实做好人民币计价、支付的进出口核销改革。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创新外汇储备运用方式,提高储备经营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测预警。

第六,要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市场变动,深入开展国际金融合作。继续参与全球经济金融治理。积极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推动基金组织落实份额和监督框架改革,完善危机救助机制。密切关注欧债危机走向,筑好金融防火墙,并利用有利时机参与国际金融标准制定机构的各项工作。关注美国经济复苏和金融市场发展,加强对话,提高资本流动的预警能力和处置水平,积极参与双边、多边对话和重大机制化活动。

“逆调控”下的积极财政政策

2012年的积极财政政策调控重点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健全增值税制度,完善消费税制度,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稳步推进房产税改革试点。降低部分进口商品关税,落实提高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等减轻小微企业税费负担的各项政策,实施对小微企业的所得税优惠政策。在上海的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积极总结经验,尝试在北京、江苏和广东等地区推广试点。

二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进一步优化科技支出结构,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及科研机构、大学科研能力建设,支持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启动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设立区域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深化科技经费管理改革,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继续加强重点节能工程建设,加快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建立完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政策体系,支持实施重点生态保护工程,加快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大力支持中小创新型企业发展,依法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推进物联网、海洋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继续推进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支持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

三是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支持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推动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四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完善财政体制,健全转移支付制度,健全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制度,进一步均衡省以下财力分配,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完善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结转结余资金管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有机结合的机制,健全预算支出执行管理制度,加快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预算绩效管理模式。

五是完善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努力扩大消费需求,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支持落实最低工资制度,促进增加农民收入,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大力支持商贸流通体系建设。着力优化投资结构,保持合理的中央基建投资规模,主要用于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教育文化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以及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促进外贸稳定发展,稳定出口退税政策,支持劳动密集型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六是发挥财税政策稳定物价的作用。切实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努力保障实现粮食稳产增产。完善涉农补贴政策,健全粮、棉、油、糖等主要农产品补贴和收储制度,加强重要商品物资储备和投放。实施减轻物流企业税收负担的相关政策。

七是拓展财经对外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及国际金融机构等多边财经对话机制和平台,加强与主要发达国家、新兴大国财经协调合作,不断增强我国在全球财金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加强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的全方位合作,承担与我国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责任和义务。

上一条:2012年经济结构调整将取得积极进展 ——解读李克强副总理在2012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下一条:2015年我国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将超40元

关闭

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邮政编码:250100   [管理入口]
电话:86-531-88364625 传真:86-531-88571371 邮箱:econ@sd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