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将针对于我国现行财政寻租的原因和后果做出全面的分析与研究,并结合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相关经验与知识,按照我国国情的需求与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有效策略,尽可能的减轻财政预算寻租带来的不良后果。
关键词:财政预算寻租;预算松弛财政支出预算;原因;策略
财政预算寻租行为普遍存在世界各个国家,并且,对各国的经济水平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财政预算寻租是花费稀缺资源用来追求财务转移的一种活动,现行财政预算寻租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地方财政向中央财政寻租;另一方面是本地区内部的预算寻租,就我国现阶段而言,我国正处于一种特殊的经济转轨时期,并且,尚未构建起完善的公共财政支出框架和市场经济体制,其国家财政支出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缺陷,导致各级政府的决策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和滞后性,再加上,我国现行财政预算寻租方式与方法尚未成熟,进而极易带来一系列不良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国家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给予我国进一步强大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负面影响。
一、影响财政预算寻租的原因
总结来说,财政预算寻租与地区的贫困程度息息相关,即地区贫困程度越低,财政预算寻租越薄弱,贫困程度越高,财政预算寻租越严重,因此,政府的财政预算寻租往往被视为一种契约的关系。首先是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公众公债和所纳的税额是政策财政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公众应该隶属于财政资金的所有者,且对预算享有最高的决策权,但其所得财政资金的使用权和分配权由政府部门掌握。在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下,公众不能够全面的掌握到公共品供给成本方面的充分信息以及财政预算程序,因此,在整个财政预算过程中政府部门处于较为有利的地位,公众处于比较劣势的地位。
其次是其他职能部门与财务部门。在整个财政预算分配过程中,职能部门处于绝对的信息优势地位,并且,该职能部门是政府职能的具体执行机关,而财政部门是预算的最高职能部门,该部门拥有着分配总财政资金的所有权,与职能部门相比,财务部门隶属处于信息劣势的委托人。基于财政部门与职能部门职责不同,因此,所追求的目标具有较大的差异。财政部门立足于不断改善财政状况和实现预算收支平衡;职能部门围绕实现自身部门经济效益价值最大化为中心开展各项活动。
最后是部门内部上下级之间。在同一个部门内部预算的编制执行过程中,其内部上下级往往也存在着一定的委托代理关系。对于基层的官员而言,先期的货币收入是其主要追求的主要目标;对于中层官员而言,职位不断晋升是其主要目标。不同目标下的层层委托代理关系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财政预算分配的合理性、科学性以及准确性。因此,总结来说,政府代理成本费用越小财政预算寻租越轻,政府代理成本越大财政预算寻租越严重。
二、财政预算寻租带来的不良影响
财政预算寻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社会经济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给我国带来了诸多方面的不良影响,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造成了社会资源浪费。首先是寻租着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以及物力进行寻租,其次是政府部门为了打压寻租、设租行为需投入一定的人力、财力以及物力。第二,扭曲了社会财富分配公平性、公正性原则,不利于充分调动广大人们工作的积极性与自主性,打破了长久以来多劳多得的良好社会环境。
第三,降低生产效率,原有的购买生产原料资金需要承担租金,进而,不利于企业生产贸易活动的正常运行。第四,败坏了整个社会风气,在财政预算寻租的冲击之下,不公平的事件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随波逐流,思想道德水平大幅度降低,为实现自身经济利益价值最大化,采取各种正当和不正当手段,进而,使得整个社会风气逐渐变差,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防范和减少财政预算寻租有效策略
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伦理约束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伦理约束应从三个方面进行,首先是提高全民族的主人翁意识和文化素养,提高全公民的法律意识,通过电视、网络、广播等媒体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修养,确保广大公民能够认识到财政预算寻租的危害性,进而坚定不移的抵御财政预算寻租行为;其次是加强政府官员的思想道德建设,树立政府管理的积极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切实保障从根本上遏制寻租行为的出现;最后是营造民主的政治文化氛围,提高广大官员的廉洁奉公意识,树立一切工作为人民的良好思想,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的提高官员们的道德水准和思想境界。
2.不断加强财政监督,构建健全的财务监督的约束机制
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能够很大程度上防止和减少寻租行为的产生。加强财务监督工作首先要建立健全的财政监督约束机制,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允许范围之内,实现转业监督和群众监督的有效结合,进而,充分发挥财政监督约束机制应有的职能;其次是加强财务监督法制化进程和加大财政监督的执法力度,切实保障财政监督工作有法可依;最后是财政监督与其他监督协调配合,现阶段,我国尚未构建起完善的财政监督体系,因此,这就需要实现财政监督、社会监督、职能部门和审计监督等监督有效结合起来,实现监督体系的高效开展。
3.关于财政支出的预算改革
为了防范和减少财政预算寻租就应该从财政支出预算进行改革,预算编制工作主要反映的是公共资源的配置情况,所以要从根本上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主要通过几个方面来看,细化财政预算的编制,使得预算的透明度得到提高;建立相对规范的和科学的预算编制程序;把零基预算真正的落实到预算改革中,不能形同虚设;实行综合预算,使得预算更加完整;对于预算追加要严格约束,加以控制。
第一,细化编制预算。在这个过程中主要为了确保把各项具体的资金都能够具体的落实到相应的单位或者是项目。财政部门需要把预算编制的表格规范化,细致化,而各基层单位也要认真,事实就是得填写相应的预算申报表格。为了使预算编制细化,还应该提早进行编制部门预算,有足够的时间来编制,确保无遗漏,不粗糙,内容不要过于简单笼统。要详细,这样才足以有一定的透明度,尽量减少相应的可供寻租滋生的空间。
第二,规范化预算编制程序。为了使得财政预算编制工作满足科学性,客观性的实际需要,就要按照法律规范的要求落实好财政预算的编制工作。在此过程中,首先各个政府职能部门把本部门的相应的预算和经费上报财政部门;再要财政部门根据财政的总财力和社会经济发展来来对其上报材料的审核,然后再下达指标;其次,政府各个职能部门再根据财政部门的相关指标进行详细的编报财政预算计划;最后,再由财政部门审核上报到预算审查委员后,再进一步的审核交由人大进行批准,得到批准后才可以进行各个预算部门开始执行。
第三,采用零基预算的方法来解决常用的基数法可能带来的分配不公问题,同时要积极落实到位。零基预算法其实就是一般不以上一年的预算作为基数,而是一切从零开始,从真正需要的开支进行预算,把不必要的预算进行压缩,确保重点的工作有足够的资金,使得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强。目前我国已经有不少省市开始运用零基预算法,但是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说明零基预算法并没有真正的落实和执行,因此就该有关部门加大力度把零基预算法执行到位。
第四,实行综合预算。考虑到预算的方方面面,力求使预算得以完整。同时考虑到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在编制的过程中要全面的铺开全面落实。
第五,严格约束预算追加。财政部门应该要求各个政府职能部门力求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把当年的预算支出因素全部列出来,而财政部门也应该把各个部门的必须的财政资金的需求尽量满足安排,尽可能的不留下缺口,从源头上减少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追加。而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如果各地真的有追加预算支出的要求财政部门就力求加强管理制度,在一年内实行定期的审批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