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共政策研究基地 >> 研究资料 >> 正文
建设“五型财政”助推科学发展
发布时间:2012-06-04 14:52:46    编辑:    点击:[]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安徽省蚌埠市财政将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强市主题,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开展“绩效创新年”活动,建设发展型、民生型、创新型、绩效性和服务型财政,服务“六个蚌埠”建设,培植财源,优化支出结构,深化财政改革,在支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

注重保障重点,建设发展型财政。一是统筹财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及时兑现财税政策,积极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二是落实政策,加快中小企业发展。整合涉企优惠政策,统筹财力保障,利用工业强市、自主创新、促进地产品销售、中小企贷款贴息、企业出口奖励等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运用政府采购政策促进地产品销售。三是创新机制,缓解企业融资困难。鼓励引进更多股份制银行在蚌设立分支机构。采取财政奖励、补助或风险补偿,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中小企业和“三农”信贷支持。通过贷款损失补偿、贴息和支付评级费用等方式,放大商标权、专利权和出口订单质押贷款规模效应。兑现奖励政策,推进企业上市融资步伐。争取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落实各项结构性减税政策,减轻中小企业税费负担。四是支持城市大建设。统筹土地出让金等政府性资金,支持征迁拆违、道路交通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进程。

注重社会和谐,建设民生型财政。一是巩固提升民生工程。做好乡镇公办幼儿园建设、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建设等3项新增省级民生工程。继续执行“十项提高”,新增经济困难家庭幼儿入园补助、规范贫困大学生救助、市区民办养老机构运营补助、示范社区建设补助和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等5项市级民生工程。打造民生“亮点工程”、“优质工程”,建立民生工程长效机制。牵头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稳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二是支持社会事业发展。提高教育经费保障水平,提高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研究制定文化财政扶持政策,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支持新博物馆等项目建设。三是支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争取省级养老保险特殊调剂金补助,缓解养老保险压力,提高保障水平。

注重完善机制,建设创新型财政。一是支持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运用财政奖补、贴息、风险补偿等政策措施,促进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用足用活“中关村”政策,研究制定“1+7”政策体系,推进股权分红激励试点。二是用足土地政策。支持开展闲置土地清理,加大土地收储力度,推进土地上市。支持对已落地的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周边土地的规划利用。三是加大项目和资金争取力度。

注重科学精细,建设绩效型财政。一是深化公共财政改革。完善政府预算体系,统一编制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社保基金预算。推进数据库、基础信息库和项目库“三库合一”建设,实行预算项目滚动管理。完善预算定额标准。制定会议经费等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全面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实现各类财政性资金支付过程信息化、动态化管理。二是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扩大绩效评价范围,开展重大财税政策实施情况专项检查,重大支出项目专项检查和跟踪问效,逐步建立健全绩效目标设定、绩效跟踪、绩效评价及结果运用有机结合的预算管理机制,实现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

注重提升效能,建设服务型财政。一是加强政策研究,提出有利于蚌埠发展的政策建议。二是提升服务效能。举办中小企业管理者和财务人员培训班,编制《扶持企业发展政策资料汇编》,免费发放,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加快财政信息平台一体化建设进程,延伸一体化建设范围。三是开展“绩效创新年”和“蚌埠要崛起,我该怎么办”大讨论活动,继续开展“三心意识”教育,进一步提高财政干部综合素质和防腐拒变能力。

(作者单位系安徽省蚌埠市财政局局长)

上一条:高培勇:试算2011年的宏观税负账 下一条:汪蔚青:结构性减税应是有减有增

关闭

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邮政编码:250100   [管理入口]
电话:86-531-88364625 传真:86-531-88571371 邮箱:econ@sd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