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共政策研究基地 >> 研究资料 >> 正文
收入分配改革方案最快有望本月出台
发布时间:2012-12-05 21:41:37    编辑:    点击:[]

可能并非一个解决当前贫富差距和收入分配不公的具体方案

未来方案应是将近几年收入分配改革规范化

由于收入分配涉及到财政、税收、社保等等,那么,它与个税改革、养老金改革、国企改革等政策如何厘清界限?“这个问题非常复杂。”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经济学家辜胜阻向《中国经济周刊》坦言。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经济学家郑功成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未来的总体方案,应该是进一步将近几年的收入分配改革规范化,明确改革的目标、路径和采取的措施。“我们可以把这个方案视同为十八大报告里有关收入分配改革原则的具体化”。

“橄榄型”社会具有较强稳定性

针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提出的收入分配改革的突破口在哪儿这一问题,辜胜阻表示,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构建“橄榄型”的财富分配结构。把中等收入人群做大,从改革难易程度来讲,这也是最容易达成共识的。

从全球视角来看,“橄榄型”社会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中间阶层的壮大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减少由这种差距引致的对立情绪和社会矛盾。

因此,要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服务业,尤其是金融、旅游、物流和IT等现代服务业,通过经济服务化培育大量“白领”阶层。要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鼓励创业创新,让更多的就业者变成创业者,培育一大批中小“老板”。

使财富合理流向中等收入群体

要通过健全法律法规、有效的税收体制和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在保护和提高低收入群体经济利益的同时,使国民财富合理地向中等收入群体流动。要将教育、医疗、保险、养老金等必要、重大支出作为税收减免和抵扣的重点,让中产阶层的收入增量能够拿得到、存得住、经得起花,防止一些城市物价、房价或其他生活成本过快上涨对居民消费产生的挤出效应而不利于中产阶层崛起的局面。

拓宽居民金融投资渠道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提出,有研究表明,我国中产阶层占就业人口的比例,正以每年一个百分点的速度扩大。在中等收入群体扩大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 针对这一问题,辜胜阻表示,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不可能通过再分配中的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来实现,也很难通过税收杠杆来实现,政府要创造条件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

要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尽快出台土地物权法配套法规,让农村居民拥有财产性收入,在稳定农民对承包地拥有长期物权的前提下,使农民能够充分享受土地流转的增值收益。

要完善资本市场体系建设,鼓励金融产品创新,提升居民理财水平,拓宽居民金融投资渠道,提高居民的股息、利息、红利等财产性收入。

要研究专利和企业家才能这两大要素通过“技术资本化”和“管理资本化”参与分配过程的有效实现形式和途径。

(据《中国经济周刊》)

有消息称,从2004年就开始起草的收入分配改革总体方案,最快有望于今年12月面世。

这个酝酿多年的方案寄托了民众太多的期望,但据专家介绍,这可能并非一个解决当前贫富差距和收入分配不公的具体方案,而更有可能是一个原则性、框架式的方案。

上一条:谢旭人谈简并房产税种 专家建议废止契税 下一条:财政部副部长:明年全球经济看欧美宏观政策

关闭

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邮政编码:250100   [管理入口]
电话:86-531-88364625 传真:86-531-88571371 邮箱:econ@sd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