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 Economics Seminar in SDU
2008年4月24日晚6:30,山东大学公共经济学讨论班2008年第四期在经管楼609顺利举行。本次讨论班由博士生解垩主持。山东大学副校长樊丽明教授、山东大学经济学院财政学专业李齐云教授莅临指导。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宁夏大学经济学院杨国涛老师作了题为《宁夏农村贫困的动态演进及其分解》的报告,报告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663006)研究成果基础上形成的。杨老师以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农村地区(重点是西海固地区8县)为例,分析了宁夏农村贫困的动态演进,并就贫困成因进行了分解。通过指标确定、方法选择、数据代入一系列过程,描述了宁夏农村贫困的现状,并通过数据将贫困成因分为增长因素和分配因素进行分析。其一系列分析,发现:1984-2006年宁夏农村贫困人口数量下降的同时,贫困人口之中的穷人优先得到了改善,但贫困出现阶段性反复;主要年份各贫困指标对贫困线的移动具有较高的敏感度,说明不仅低收入人口数量庞大,而且低收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年际间波动较大;收入增长是决定贫困的关键因素,但随着贫困规模和程度的下降,仅仅依靠增长的力量使剩余的贫困人口脱贫将变得越来越困难;随着贫困发生率的下降,家庭经营收入对贫困贡献份额呈减少趋势,工资性收入对贫困减缓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2006级博士研究生骆永民从数据修正、分配政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点评。
在随后的讨论中,樊丽明教授就分配如何造成贫困、分配对贫困的影响大小、贫困标准与扶贫标准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提问。李齐云教授就贫困规模、贫困强度、贫困深度等概念进行了提问。同学们就研究方法问题向杨老师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