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公共经济学讨论班(纪要)
Public Economics Seminar in SDU
2011年第1期 总第53期
2011年3月31日晚6:30,山东大学公共经济学讨论班2011年第一期总第53期在知新楼经济学院会议室顺利举行。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硕士研究生等参加了此次讨论班。本次讨论班由山东大学经济学院2010级博士研究生李占一主持。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财政学博士研究生韩仁月在本次讨论班中做了题为《中国税制结构变动的主导动因:基于面板门限模型的检验》的报告。文章首先讨论了近年来中国税制结构的变动情况,并运用HP流动指数作为税制结构变动指数,将我国税制结构变动水平直观地与OECD国家、拉丁美洲国家作比较,指出:经济增长对税制结构变动具有门限效应;除经济增长外,产业结构变化、通货膨胀水平、经济开放程度、财政分权、腐败等经济、政治因素均会影响税制结构变动水平。进而,在分析了不同因素对税制结构变动的贡献率的基础上,设定变量、建立模型,对税制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其对税制结构的变动影响变小(即具有门限效应);开放程度、财政分权、通货膨胀水平与税制结构变动呈正相关;而产业结构、税收负担等因素的影响则不显著。报告的最后指出,国际经济一体化与国内政策调整是中国税制结构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从长期看,由于人均GDP的门限效应,经济发展对税制结构的作用程度是逐渐减弱的。我国近年来的税制结构变动为非自然变动,应通过税收来源多元化、税收收入指数化等措施,优化税制结构,使税制结构变动向自然合理的方向发展。
随后,参与本次讨论班的同学们就报告中使用的实证方法、数据口径等问题展开了交流与讨论。

记录:李昕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