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胡金焱专栏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莫里斯活动报导(一)
2008年11月18日 00:20  点击:[]

11月17日上午,应省科学院邀请,世界著名经济学家、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莫里斯教授在省科学院中创举行报告会,发表题为“Economic Crises”的演讲。我院近150名师生参加人了报告会,陈强副教授应山东省科学院特邀,担任本次报告翻译。

要有增长就会有危机

“只要有增长,就会有危机。”作为经济学家,莫里斯对危机的认识显然比一般人冷静得多,“虽然不应该像当前这次表现得这么严重。”理解危机为何产生,将有助于我们重拾信心。

莫里斯解释说,增长需要建设性的资本投资,而大多数投资是有风险的,当多个坏的风险同时发生时,经济就可能遇上麻烦。而危机的发生,常常是因为为实体投资所建立的用于融资的金融系统本身又带来额外的风险。

他说,经济发展过程可以简单的从需求和生产潜能也就是供给来解释。当投资的数量、种类恰好创造了充分就业所需要的与需求相等的产能,供求的大体平衡将使整个经济处于平衡的增长。一般这种情况在多数经济体可以持续很长时间,譬如中国,主要是因为增长速度大致不变,人们预期经济将平稳发展。

“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同样重要。”莫里斯说,尤其是私人消费对未来预期的依赖很重要。从这一点出发,莫里斯对经济危机做出自己的解读。在他看来,萧条始于过去的两年,“很多错误同时发生。”当商品价格正在上升的时候,美联储将其解读为通货膨胀,并提高了利率。利率上升导致房屋贷款成本上升,进而导致房屋价值下降。人们的预期改变了,预期房价会进一步下跌,而这种预期的“自我实现”导致房价确实下跌,拖欠的次级抵押贷款就大大增加。

莫里斯还提到了一些和我们通常得到的不同的讯息:他认为,美国银行发生的住房贷款拖欠现象并没有媒体渲染得那么严重,大概不到 1000 亿美元,占银行资产的比例微不足道。 其它贷款机构承担了更大损失。 “ 真正的大问题是由房屋按揭贷款所衍生的资产。过度发育的金融市场为经济增加了许多人为的复杂性。”

中国政府有优势

实体经济如何应对危机?“最重要的一点,我觉得我们这些政府能做的就是快速增加财政支出,这个增加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一方面可以向社会低收入群体提高补助,另外增加投资也是很重要的。”

莫里斯说,在这方面,中国政府是有优势的。其它很多国家的政府也在急剧增加投资,尤其是基础建设方面的投资,但恐怕很多无法做得比较充分。不仅仅是财力的问题,还有生产能力的制约。但这对于中国政府都不存在。对中国政府目前刚刚公布的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计划,莫里斯非常赞同。

莫里斯认为,在通常的情况下,资产价格(如房价或股价)下跌并不是一个大的问题,但在当前的危机中,由于借贷困难,对实体经济的需求受到了打击。这是对经济发展更加严重的影响,也是各国都不愿看到的。

对此,莫里斯认为尽管目前无法判断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才是最完美的,但依然有一些做法是方向性的。他说,我们应引导人们消费,并使人们有能力进行实体经济的投资,比如建工厂、修铁路等。如果由政府来增加支出,只要不导致私人需求的降低,也会收到几乎同样好的效果。

企业应更关注国内市场

谈到中国企业在这场经济危机前如何应对,他建议企业要进行结构性调整,如出口型企业要更多关注国内市场来寻求发展,中国那么大的生产能力应该有更多自己享用的部分。“也不要因为现在的危机就对全球化有所担心,中国可以从全球化中受益更多。”

提到目前我国许多中小企业遇到困难,一些企业甚至破产,莫里斯说,破产不完全是坏事情,也不仅仅是清出低效益企业。更重要的是将带来经济的更深层次的结构调整。莫里斯解释,中国政府4万亿投向基础设施建设,这就会带来劳动力跨行业的流动,比如说原来造鞋的现在可能要去修路,从而引起生产领域的结构调整。

“这也许会对经济带来阵痛,但也很难想象政府投到别的领域,因为对未来需求的预测太难了。”莫里斯说,全球经济要从目前的衰退现象中解脱出来,大概要1到2 年的时间,但“这种衰退对中国将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对中国这样的经济体来说,所谓的衰退其实就是把经济增长速度从百分之十几退到大概百分之八,这对中国人民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他认为,也许经历这次危机,会为中国经济带来好的作用,比如结构调整、扩大内需等等。

金融市场不能放任自流

如何在今后减少金融危机?莫里斯认为,从长远的角度看,应该把对风险投资进行完全保险的可能性消除,对贷款合同的条款也要有一定控制。

目前,经济学界有一种看法,认为大多数新兴金融产品是一种灾难,应予以防止。莫里斯也持这种观点。他认为对金融市场完全放任,是非常错误和危险的,“如果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管制,也许不能防范未来的危机,但是可以降低今后危机的幅度。”

他说,在这次世界性的危机中,中国会做得更好,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并没有真正卷入金融危机的核心,融资成本没有像其他在危机中心的国家那样大幅上升。中国经济目前出现的问题,确实部分与这次危机有关,但绝不同于西方。

莫里斯说,中国政府预算有盈余,有能力进行财政投资,刺激经济,并且正在研究一些减税的措施。他认为现在是一个税收转型的好时机。而在美国,奥巴马竞选的政策纲领之一是要增加税收、提高政府财力。但从长远看,莫里斯认为美中两国的增长远景不会改变。

相关链接

詹姆斯·莫里斯是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1957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从爱丁堡大学数学系毕业,顺利进入剑桥大学,拿下了博士学位。33岁时就成了当时牛津最年轻的经济学教授。后来近30年时间里,他一直执教于牛津,现在是剑桥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的经济学教授。

1996年,詹姆斯·莫里斯由于在信息经济学理论领域作出了重大贡献,并因“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的经济激励理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一理论已成为现代经济学的重要基石。

上一条:The relative efficiency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banks in China 讲座预告 下一条: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James Alexander Mirrlees讲座预告

关闭

本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无任何商业目的。
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邮政编码:250100
联系电话:86-531-88364625 传真:86-531-88571371 电子邮箱:econ@sd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