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聚焦 >> 媒体经院 >> 正文
山东大学报:国内财税专家共话学科未来发展
发布时间:2011-01-10 18:47:17    编辑:    点击:[]

2010年11月28日、12月18日,我校“财政学(公共经济学)学科建设研讨会”分别在济南和北京召开。会上大家共同祝贺山东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建系25周年,并就财政学科建设等问题进行了热烈深入的研讨。

学科定位和研究范围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研究员认为,财政学已远远超出了经济学领域,还需要法学、政治学甚至社会学的思维,因此应当将财政学从经济学科中独立出来成为一级学科。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院长马海涛教授、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院长王雍君教授认为,财政学应当融合政治、管理、法学、社会学等其他相关学科。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郭庆旺教授则认为,应将财政学科与其主干课程,如《公共经济学》、《政府经济学》等课程区分开来。

提高学生培养质量

中央财经大学姜维壮教授认为,不应弱化对学生的“德”的教育,要使学生对美和道德有明辨力。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苏明研究员认为,应当将严格管理与关爱相结合。姜维壮教授、财政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王朝才研究员均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启发式、讨论式、科研式教学方式的应用。姜维壮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安体富教授等认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都经贸大学杨树相教授认为,人才培养还应当注重务实,即注重人才培养的实用性。

加强科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所长高培勇教授认为,基础理论研究代表了学术影响力,是一个高校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科院财贸所何振一研究员认为,进行基础理论研究应当注重创新,一方面要与时俱进,另一方面应当将西方理论与中国国情和实际相结合。安体富教授认为,应当充分利用各种平台进行科学研究,同时注重理论研究方向的创新。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院长汤贡亮教授、刘佐研究员等还提出,史学、法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对于财政学的科学研究而言也非常重要。何盛明研究员、安体富教授、汤贡亮教授、朱青教授、岳树民教授等也均对山东大学财政学科坚持多年的社会调研进行了充分肯定。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何盛明研究员认为,一个精品学科离不开精品团队,要保持梯队的连贯性,避免出现断层。朱青教授认为应当为年轻教师创造更多的外出学习、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苏明研究员认为,应当加强各学校之间的教师交流,提高年轻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何振一研究员和苏明研究员均认为应当建立一个适当的反馈和激励机制,并将其制度化、规范化,以鼓励教师的教学和学术研究热情。

推进财政学科的国际化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副校长计金标教授指出,大部分国内高校尚处于交流阶段,在此阶段国内学者已经开始与国外学者进行初步的接触和交流。安体富教授认为,应当加强师资的国际化,使教师做到在国内外学术界自由漫游;王雍君教授认为,应当拓宽视野,加强科学研究的国际化,对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要了解和借鉴。

研讨会由山东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山东省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研究基地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国家税务总局科学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科学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税务研究》编辑部、《涉外税务》编辑部、《中国税务报》社的资深编辑、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山东省委宣传部社科规划办公室、山东省软科学规划办公室、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地方税务局、山东省国家税务局、山东经济学院等单位的四十余位著名财税专家学者及部分杰出校友出席了会议。 (文/李文)

转自:山东大学报 2011新年特刊,2011年1月1日

上一条:山东大学报:秦承忠、林平做客经济学院产经论坛 下一条:《财富早班车》:如何读过大学生活

关闭

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邮政编码:250100   [管理入口]
电话:86-531-88364625 传真:86-531-88571371 邮箱:econ@sd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