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
◇杨培德、陈乃圣、车贵、白施义、徐善从、赵炳新、于殿江、曹廷求等同志参加山东省社科《八五》重点课题《沂南县农业发展总体规划研究》立项。该课题参加人员达300名,时间为一年,课题经费15万元。课题成果被专家评定为国内领先水平。该成果被沂南县政府作为地方性法规实施;被山东省县级经济研究会评为优秀成果一等奖。
◇蔺子荣、季星如同志合著的《论区域经济规律》获山东省社科三等奖。
◇陈乃圣同志编著的《生产方式理论与体系新探》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于良春同志编著的《论企业经营机制》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蔺子荣、樊丽明等同志编著的《税收理论与实务》获优秀图书二等奖
◇经济学院的高年级学生165人在教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到革命老区的沂南县参加制定“沂南县农业发展总体规划”的调研活动, “沂南县农业发展总体规划研究”是山东省社科“八五”重点项目,该课题成果被专家评定为国内领先水平,被山东省县级经济研究会评为优秀成果一等奖,沂南县政府作为地方性法规实施。
◇车贵同志被山东省委评为先进思想政治工作着,并颁发奖状和证书。
◇张欣先同志被山东省高校工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1990年
◇于良春同志主持国家教委课题《不同类型企业行为及其外部经济环境的关系》。
◇庄德钧同志与日本山口大学经济学部合作研究社科重点课题《山东省与日本合作可行性研究》。
◇9月 庄德钧同志赴日本山口大学经济学部访问讲学。
◇12月林白鹏同志参加在成都举行的《中国资本论研究会》。
◇林白鹏同志被评为山东省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先进工作者。
◇张钦先同志参加省重点项目《山东省沿海地区经济开发与中日经济合作的可行性研究》。
1989年
◇国家教委主办山大经济学院承办的“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与教材建设研讨会”在济南山东大学召开,国家重点院校的经济学院院长,系主任等80余人参加了会议,国家教委社科司、财政司、政法司等负责同志到会,著名教授何炼成、刘诗白、蒋学模、胡钧、洪银兴等同志参加了会议。
◇臧旭恒同志主持山东省社会科学重点课题《山东省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关联》。
◇彭勋同志的论文《山东“六五”期间人口综述》获1987-1988山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胡世凯同志的论文《论住宅商品化》获山东省1989年二等奖。
◇贾象珊同志的论文《关于财政资金分配问题的探讨》获山东省财政学会全省优秀财政理论成果一等奖。
1988年
◇9月 山东大学党委研究决定组建山东大学经济学院,下设经济学系,经济管理系,贸易系,任命庄德钧同志为院长,鲍士龙同志为副院长兼办公室主任;任命陈乃圣同志为经济系主任,肖德祥同志为经济管理系主任,赵植业同志为贸易系主任;原山东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的科学管理系分列出为独立的科学管理系,直属学校。
◇西蒙教授(诺贝尔奖获得者)到山东大学经济学院为师生作了一场学术报告,很受师生们的欢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彭勋同志的论文《山东省邹平县近半个世纪户口世纪家庭模式变化》获1985-87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贾象珊同志主编的《基础建设会计学》获山东省投资学会优秀成果奖。
1987年
◇姜炳坤同志主编的《经济效益概论--生产建设效益分析及其方法》,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获1988年山东省高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林白鹏同志主著,白施义同志参编的《中国消费结构学》,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获得第三届全国图书“金钥匙”奖。
◇胡世凯同志翻译《李嘉图著作与通信集》第九卷,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该书获山东省1987年三等奖。
1986年
◇11月18日 《光明日报》报导了“经济楼的笑声”。从一九八五年五月开始经济系的领导根据教职工的意见和要求,研究意向建两栋宿舍楼,经反复商讨形成书面意见报请学校审批。最后学校审批先建一栋3000平方米左右的教工宿舍楼。计划批准后就投入规划、设计和施工。八六年暑假前竣工,从八六年八月开始骨干教师陆续搬进新居,解决了缺房和无房的36户骨干教师的住房困难,为教职工办了一件大好事,深受广大教职工的拥护和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