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中国工商银行总行信贷管理部副处长刘超博士为学院师生作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学术报告会。
此次讲座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风险的概念,风险管理架构和全面风险管理,全面风险管理又包括信用风险管理,市场风险管理和操作风险管理三部分。他说,从历史演进上看风险就是危险,来源于拉丁语,有恐惧的意义。此外,风险还包括损失、收益的不确定性,从哲学层面上,风险就是信息不充分。现代观点对风险的定义更加专业,有变化的幅度:σ,β;未来损失的大小:风险值等。
首先,刘超博士从五个方面介绍了对风险管理的认识,即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的核心管理能力;风险管理最基本的要求是制衡和效率;风险管理最重要的基础是拥有一批具备丰富经验又亲力亲为的风险管理专家;风险管理是一门专业技术,更是一门艺术;信用、市场、操作风险常常交织在一起,并发或相互引发 。对于银行与风险管理的关系,刘超博士做了进一步的介绍:首先,银行因为经营风险而存在,银行在帮助别人分担风险的过程中盈利;但同时,风险又威胁着银行的生存,银行帮别人分担风险不利会使自己因风险而陷入危机。正因为此,银行的风险管理必不可少,尤为重要。
其次,刘超博士重点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例分析了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框架。银行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三部分。其中信用风险指债务人或交易对手违约(或信用状况变化)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市场风险则指金融市场价格和利率的变化导致银行损失的风险。操作风险即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他简单介绍了中国工商银行内部的风险管理框架,其中董事会对风险管理承担最终责任,并通过其风险管理委员会和审计委员会监督全行的风险管理。董事会负责本行风险管理战略及政策的最后审批。行长(高管层)监督本行的风险管理,直接向董事会及其风险管理委员会汇报风险管理事宜,并担任总行层面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及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主席。
再次,刘超博士介绍了本科毕业生在面试时应该注意的事项以及未来人生之路的规划。在自由提问阶段,多位同学积极发言,提出自己关心的话题与老师交流,从中得到了不小收获。
文/刘光强 图/李祥源

01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