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山东大学    |    中文版    ENGLISH
教学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旧专题站-本科生教育 >> 教学新闻 >> 正文
高级经济学系列讲座第13、14期:技术许可,研发和福利;贸易壁垒中的专利许可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08日 16:32    编辑:    点击:[]

2012年6月6日下午,台湾大学黄鸿教授应邀参加第13期高级经济学系列讲座并作了题为“技术许可,研发和福利”的学术报告。报告中,黄鸿教授首先介绍了论文研究的目的:技术许可如何影响公司创新的激励机制。他主要从两方面展开了讲解:成本节约型研发机制不仅可以使公司内部创新者更具有竞争力,可以通过以技术许可来控制研发从来达到增加公司收入的目的;技术许可促进了研发。其次,他具体阐述了当公司研发效率高时,有效技术许可实质上会抑制研发的投资活动。他通过技术溢出效应、生产分工、垄断厂商和研发附加效应等四个方面解释了这一现象。同时,他指出技术许可会降低公司的福利,通过对1994——2010年技术许可降低福利的观点做了综述,向大家展示了技术许可会降低公司的福利的原因。最后,黄鸿教授通过实证分析论证了当公司存在高的研发效率时,技术许可会抑制公司内部创新者技术研发,同时降低公司的福利。

2012年6月6日下午,台湾东华大学经济系主任梁文荣教授应邀参加第14期高级经济学系列讲座并作了题为“贸易壁垒中的专利许可”的学术报告。首先,他在报告中通过两个国家寡头垄断模型和贸易壁垒来分析外部专利权人的最佳许可合同。一些工厂生产了一种同质商品,他们在不同市场面临着“波特兰竞争”。他重点讲解了由于贸易成本产生的租金带来的影响,并成功地解释了非排他性固定费用许可,这是其他学者所没有解决的。报告显示,在“波特兰竞争”模型中,对于外部专利权人,非排他性的固定费用许可优于专利许可。同时,他又得出另一结论,在“波特兰竞争”模型中,如果交易成本小,创新规模不大,那么专利许可是最理想选择。在创新规模足够大时,排他性固定费用许可是最理想选择。

黄鸿,加拿大皇后大学经济学博士、台湾大学经济系教授,其论文发表在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等经济学期刊上。

梁文荣,台湾东华大学经济系教授、系主任,其论文发表在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Manchester School等经济学期刊上。

文/张骅 左阳

上一条:山东大学金融学讲座第6期:金融研究理论前沿与方法 下一条:国际商务精品讲座第10期:港口、国际贸易及国际结算--以青岛港及其保税区为例

关闭

请前往新网站:https://www.econ.sdu.edu.cn/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