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山东大学    |    中文版    ENGLISH
教学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旧专题站-本科生教育 >> 教学新闻 >> 正文
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专家论坛第8期:公共产品新论——从新医改说起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19日 11:35    编辑:    点击:[]

12月14日,国家行政学院冯俏彬教授应邀参加第8期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专家论坛并作了题为“公共产品新论——从新医改说起”的学术报告。经济学院院长李长英教授为冯俏彬教授颁发了山东大学兼职教授聘书。仪式由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陈宏伟主持。经济学院财政学系李文教授、李华教授等学院师生参加了报告会。

仪式结束后,冯俏彬教授作了专题报告。报告由经济学院李华教授主持。首先,她指出此次关于公共产品的研究起源于新医改的推行。由于公费医疗效率低下,财政部和卫生部交锋激烈,各执一词。作为公共产品的医疗事业究竟是否应该由国家财政全权负担,对于这个问题的探索进一步引出了对公共产品的新的定义,即: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这是扩展的公共产品的定义,涉及到了政府与市场的边界问题。

其次,冯俏彬教授说教科书对于公共产品的性质的描述其实是不完全的,虽然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是公共产品应有的特点,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是很难找到的。比如基础教育,本应该是公共产品,但是现在还存在择校问题等,所以应该对现实的公共产品进行新的定义,那就是兼有政治伦理和私人经营性质的公共产品。她说以本坎南为代表的强调一种扩展的公共产品定义,即凡是通过集体或者组织提供的劳务都属于公共产品,比较符合现实,能够沟通起现实和教科书。

再次,冯俏彬教授说这种新型的公共产品可能既没有绝对的非排他性,也没有绝对的非竞争性,但却是社会需要的,政府不得不提供的。而政府提供的依据则是政治伦理,在现代社会这种伦理就表现为对弱势群体的权利的保护。这种公共产品应该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原则,同时应该要注意几个问题:一,只由私人提供是否会数量不够?二,公共产品定价的核心难题是垄断,应如何解决?三,要澄清并不是政府提供的产品就有公益性,私人产品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做到。

最后,冯俏彬教授提出了公共产品提供方式的新论,应该从替代走向合作。在现实中存在政府、市场和志愿者(类似慈善)三大部门。针对市场失灵,可以引入政府干预,将市场调整到帕累托最优。把政府还给政府,把市场还给市场。同时市场、政府和志愿部门这三个方面不应该是相互替代的作用,而应该加强合作。做到权利共享,共同治理。

文/史婕 图/龚亚洲

上一条:经济学院举行研究生教育培养座谈会 下一条:“收入分配改革与财税政策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大学举办

关闭

请前往新网站:https://www.econ.sdu.edu.cn/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