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全会精神,更好地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为加快形成现代社会组织体制提供理论支持,促进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工作,现将民政部2013年“中国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理论研究部级课题指南转发,动员老师积极参与研究。
以下研究方向及选题仅供参考,申报课题可围绕但不局限于所列方向及选题。课题研究应结合社会组织发展与管理中前沿、重点、难点、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认真选择和设计研究领域和范围,确定更为具体的研究对象和题目。
7.管理制度改革背景下政府部门对社会组织的监管责任研究;
8.管理制度改革中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机构与能力建设研究;
10.信息化管理在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29.基金会在社会发展和社会组织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比较研究;
31.网络时代公益组织募捐行为规范运作和公开透明研究;
41.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与民办社会事业发展问题研究;
46.自媒体时代公民自我组织行为方式和发展趋势研究;
课题需按要求填写《2013年社会组织理论研究部级课题申请表》,于2013年3月20日前以电子邮件形式申报至民政部国家民间组织管理局。国家民间组织管理局组织专家咨询委员会对课题申请进行审核、论证,4月初在中国社会组织网(www.chinanpo.gov.cn)上公布立项名单。公布立项后,获得立项的课题申请加盖单位公章,一式两份报国家民间组织管理局。
课题承担者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研究,于2013年10月15日前,以书面(5份,格式参见附件)和电子邮件两种方式将研究最终成果报送国家民间组织管理局,信封上请注明“社会组织理论研究课题”字样。国家民间组织管理局组织评审委员会将对收到的课题报告进行评审,对通过评审的报告分别给予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并发给部级课题结题证书,在中国社会组织网上公布。通过评审并结题的课题报告的著作权属于国家民间组织管理局。没有通过评审的课题报告不予结题。
课题研究应坚持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紧紧围绕新时期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重大任务,分析现状,解剖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坚持理论指导实践,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增强指导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预见性。研究课题要观点明确,内容翔实,文风严谨,行文规范,未公开发表,要达到公开发表和出版的要求。已发表和已获奖论文、别的课题成果不得参加结题,研究成果不得违背学术道德,一经发现将通知所在单位取消立项。文字责任由课题作者负责。
(1 )一般应为总报告形式。报告题目和内容应当与立项题目一致。报告字数不少于1.5万字。总报告字数超过4万字的,需要整理出一份1万字以内的概要。若有专题调研分报告、重大问题研究分报告、相关研究资料等分报告,原则上每篇不超过5千字,不计入总报告字数。
(2 )课题报告一般应为政策研究,主要结合国外经验、立足国内实践,提出具有操作性的政策建议。基于数据研究、模型研究的结论和描述需用通俗易懂方式表达,建议把数据研究、模型推导过程等作为附件。课题报告必须有不少于3千字以上的对策建议。
(3)课题报告必须有案例、实证、调研、数据分析,或者有国内外经验剖析,这些内容不少于总报告字数的1/4。课题报告中涉及的概念、理论、背景、研究框架等请用简略和概述方式撰写,原则上不超过1000字。
(4)课题报告有关版权、版式、注释及学术规范等要求参见《课题报告写作要求》。
对通过评审且获得的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的课题报告,将分别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
获奖论文的目录、作者、所在单位在《中国社会报》、《中国社会组织》杂志、中国社会组织网站公布。部分优秀研究成果将结集正式出版。
通信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147号,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邮政编码:100721
电子邮箱:kongdefu@mca.gov.cn〔申报电子邮件的主题及附件标题请规范填写申报者姓名、具体题目及所在单位信息,示例:“李某某:××××××××××研究(××××大学×××学院)”。〕